《非暴力沟通》之——观察与评论,感受与想法

2018-12-29  本文已影响0人  凌云栀子

今天继续读《非暴力沟通》。


“观察”与“评论”:

忽然感觉似曾相识的一段内容。之前有本育儿书说,与孩子相处,最好不要说“你总是……”之类的句子,仿佛孩子就是这么差,永不会改变似的!

这不就是“观察”和“评论”混淆了嘛!

区分观察与评论

“每次”、“曾”等词通常表达的是观察结果。

“总是”、“从不”、“经常”、“很少”等词语通常表达的是评论。

非暴力沟通主张沟通要使用动态化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


认真体会、更清楚的表达感受/情绪:

感受 / 情绪s

要注意区分“感受”和“想法”。

想法:我想打你。/你真可恶。

感受:想到你,我就火冒三丈。/我有些烦躁。


感受/情绪的根源:

感受的根源在于自身

我们的需要、期待、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得到满足会有快乐的感受,未满足则会有不满意的感受。

个人的需要,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


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

1)责备自己:

2)指责他人;

3)体会自已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