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退笔冢”
2024-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柳上鸣
“退笔冢”出自《书断》,王羲之七世孙王法极,字智永,居永欣寺习书多年,累积秃笔无数,后将其埋葬,称之为“退笔冢”。
受其启发,吾将读书习字所用无墨之笔攒于茶桶,久而久之,小桶将盈。
每观此桶,颇有感慨。此笔腹中空,吾手生中熟;此笔桶中坐,吾心书中宁。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空笔虽无墨,吾不忍弃之。前人葬笔于冢,吾安笔于桶。时时照见,以期无须扬鞭亦自励。
“退笔冢”出自《书断》,王羲之七世孙王法极,字智永,居永欣寺习书多年,累积秃笔无数,后将其埋葬,称之为“退笔冢”。
受其启发,吾将读书习字所用无墨之笔攒于茶桶,久而久之,小桶将盈。
每观此桶,颇有感慨。此笔腹中空,吾手生中熟;此笔桶中坐,吾心书中宁。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空笔虽无墨,吾不忍弃之。前人葬笔于冢,吾安笔于桶。时时照见,以期无须扬鞭亦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