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基本理论取向》

2023-01-31  本文已影响0人  涓涓细流_7589

董伟娟坚持分享1976天。一天一点点,读书分享22天(2023.2.1,星期三)

      很多有影响力的理论和研究都建立在以下五种最主要的理论取向的基础上。

1.精神分析取向(主要关注人的潜意识中的情感和需要)

2.学习取向(研究可以直接观察的行为,以华生为代表)

3.认知取向(分析思维的过程)

4.进化的/社会生物学的取向(关注行为的进化论和生物基础)

5.情境取向(强调历史、社会以及文化等环境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每种取向都有其代表性理论和基本原则,且看一下:

1.精分取向

(1)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受控于强有力的无意识驱力;

(2)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理论。他认为人格受到社会影响,且通过解决一系列危机得到发展。

      他们二人采用的技术都是临床观察。

2.学习取向

(1)巴甫洛夫、斯金纳,华生,他们提出的行为主义或传统学习理论,巴和斯认为,个体是反应者;华认为环境控制行为。

(2)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社会认知)理论。他认为儿童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观察和模仿进行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动发起者。

3.认知取向

(1)皮亚杰的认知阶段理论,基本原则是从婴儿到青少年之间的思维发生质变。儿童是发展的主动发起者。

(2)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他认为,社会互动是认知发展的核心。

(3)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类是符号加工者。采用的技术是生理反应的技术检测。

4.进化的取向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基本原则是,人类具有生存的适应机制;强调关键期或者敏感期;行为的进化和生物基础以及学习的准备状态是很重要的。

5.情境取向

    布朗芬布伦纳的生物生态学理论。他认为,发展是通过个体从微观到宏观的五层连锁环境系统的交互作用而获得的。

    枯燥的东西蕴藏着巨大的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