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跃迁》提高认知效率第三步:萃取知识晶体
《跃迁》这本书揭示什么主题?
这本书主要讲了这个时代如何实现自我跃迁(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不仅仅是要在个人能力层面精进,还需要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跃迁式发展。
这本书为什么吸引我?
古典老师是国内职业生涯发展第一人,创办的“新精英”是国内最大的职业生涯咨询公司,10个职业咨询师8个来自新精英。古典老师代表作之一——三百万册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想必大多数人即使没读过,也耳闻过吧。这里的“跃迁”,源自古典老师的2017年的新作《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本段解决了什么问题?
提高认知效率第三步:萃取知识晶体
R:原文
I:说了什么
知识晶体概念:在知识点基础上,在它们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了一种”知识晶体“。知识晶体就是结构化的知识提取密码;【简单说,知识晶体就是套路、就是模型】
那具体如何让知识变成知识晶体呢?
关键是联系知识点之间的结构。作者介绍了4种常见的知识结构:关联,树状,序列,数据。
树状结构:体现事物层级,包含关系。最经典的树状结构是书的目录。
比如书的目录就是树状结构
英文以字母首拼缩写方式呈现,中文叫口诀法
彼得德鲁克,针对制定目标的SMART法则
拆书帮赵周帮主的拆书法RIA
关联结构:体现事物相互关系。很典型的案例是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重要--紧急“,展现的是两个维度评价关系。
金字塔结构:底层为基础,逐渐升级。马洛斯人性需求层次理论。
SWOT分析:态势分析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序列关系:体现先后因果关系。最常见的就是工作流程图,比如说明书的步骤指南。
数据结构:体现数量差异关系,展现是事物空间或时间上的差异性。常见的有柱状图、饼图、增长曲线。
A: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之前看过的著名的《金字塔原理》就是表达沟通结构化的经典图书,还有李忠秋老师的《结构思考力》,和著名的《黄金思维圈》what-how-why法则;这个法则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临界知识里面也提到过。
还有最多知识晶体的地方在得到,润总、古典老师、笑来老师、万维钢老师、宁向东老师、吴军老师、熊师傅、甚至《每天听本书》里都有大量的知识晶体,
在锤炼知识晶体的道路上,不仅要看大量优秀的知识晶体案例。而且要尝试模仿这些知识晶体,用费曼学习法,以教为学,记忆画一遍,讲给别人听,对比差距,逐步改善。最后,才开始独立创造自己的知识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