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色鲜明,发出的声音也必然响亮——读《黄帝内经》灵枢 小针解第三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高明的医生能够通过观察患者面色和眼睛的变化,诊察尺脉和寸口脉的小大、缓急、滑涩,来确切地诊断出是哪种病变。
“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知其邪正是指能够了解疾病是由四时八节的贼风(虚邪),还是由用力劳累后腠理开泄而遭受的风邪(正邪)所引起的。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是在描述进针和出针时,左右两手互相配合的动作。
“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在针刺过程中施用补泻手法时,下针后必须要使针下得气,当气机平和之后,才可以出针。
“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运针调气的关键在于要始终专心致志。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的意思,是指周身三百六十五穴,都是络脉将经脉之中的气血渗濡灌注到全身筋骨皮肉各部去的通会之处。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当人体五脏内在的精气已经竭绝,在脉口即表现出微弱无根、按之欲无的,是属于肾虚、髓竭、精伤等内绝的阴虚证,治疗时理应补其阴精,但若在针刺时反而取用其外在病所之处的腧穴及阳经的合穴,并用留针的方法来补益在外的阳气,就会愈益其阳而愈损其阴,使内竭之五脏精气愈竭,如此,已经耗竭的五脏精气再经损耗,就必然会导致死亡。
“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在临死时,因其脏气已经耗竭而虚脱,阴不生阳,无气以动,所以其表现出的病象是安静的。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当人体五脏在外的精气已经竭绝,在脉口表现出微弱脉象,轻取似无的,是属于阳气衰绝的重症,治疗时理应补其阳气。倘若在针刺时反而取用了四肢末梢部位的腧穴,并用留针的方法来补益在内的阴气,就会使阴气更盛,从而导致已经虚衰的阳气内入而愈发衰竭,阳气内陷就会发生阴阳逆乱的厥逆病症,病人就必然会死亡。在临死时,因阳并于阴,阴气有余,阴阳逆乱,所以有烦躁的表现。
“所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之所以要强调察其目,是因为只有五脏六腑的精气上注于目,才能使目光有神,目睛的色泽才能明润。相应地,如果人的目色鲜明,发出的声音也必然响亮。所谓声音洪亮,指的是人所发出的声音与平常会有所不同。
(原文)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者,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有知调尺寸小大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论虚邪与正邪之风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针而出入也。气至而去之者,言补泻气调而去之也。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
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反取其外之病处,与阳经之合,有留针以致阳气,阳气至则内重竭,重竭则死矣。其死也,无气以动,故静。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外绝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输,有留针以致其阴气,阴气至则阳气反入,入则逆,逆则死矣。其死也,阴气有余,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脏使五色循明。循明则声章。声章者,则言声与平生异也。
今天学习了目色鲜明,发出的声音也必然响亮。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