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想法散文

同样的错误为什么会重复犯?

2020-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子夜的老鼠

昨晚,骑共享单车去KFC喝了一杯可乐,看了一会儿书。回家准备上楼的时候,突然想起来,雨伞忘记拿了,而且是去的时候就落在车框里了。

尽管明知道大概率已经被人拿走了,可还是心存侥幸,扫了一个电瓶车回去找,果然已经不在了。当然不在了,共享单车在我从KFC出来时就已经被人骑走了。结果我还不死心,又在附近的两辆同款单车的车框里找了一下,自然是徒劳!本来已经放弃,骑车准备回去了,结果,死灰复燃,决定最后再到KFC里边瞅一眼。结果当然是彻底“放心”了,要有就怪了,因为我清楚地记得没有把伞带到KFC里面。

我已经不是第一次将伞落在车框里丢掉了,光这篇文章就是我第二次写丢伞的经历了。

回家的路上我就在想:为什么同样的错误会重复犯呢?又为什么会去明知道不会有的地方找东西呢?

于是决定写这篇文章,找出理由,安慰一下丢伞后沮丧的心情。

首先,为什么同样的错误会重复犯呢?

答案是:对自己的记忆力太过自信,同时,缺少容错机制。拿这次丢伞经历来说,我去的路上就预估到了这种风险,心想一定要记得拿伞,但并未采取任何规避风险的措施。结果到了地方,被KFC门前一幢新装修或许新建成的建筑所吸引,锁了车就直奔过去想看个新鲜,于是把拿伞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如果我去的时候,将伞挂在车把上而不是放在车框里,忘记的可能性就会小很多,或者,在想到有丢的风险时,就把伞把上的绳套在自己的手腕上,就根本没有可能丢了。这就是防呆机制。

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的记忆力不好,而是我们的大脑太容易被各种事物所吸引。所以,一定要学会建立防呆或者容错机制。还好是一把伞,也就几十块钱的损失,如果是手机、电脑呢?手机、电脑丢的机率肯定不如伞大,但手机被摔、电脑被洒上水的机率可是不小哟!

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去明明知道不会有的地方找呢?

答案是,不愿意接受丢的事实,而失去了理性。明明知道那个地方不会有,却还要去找一下,差不多相当于说,“万一天上掉个馅饼下来呢?”或者“万一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帮助我呢?”

不过,从获得心理安慰角度来说,如果到这些地方找一下付出的代价不大,还是找一下比较好。

一是说明我尽力了,该找的地方和不该找的地方都找了,确实是丢了,没办法。二是,也不排除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某种超常规的事情发生,比如:有好心人在骑走单车前,把伞送到KFC做“失物招领”。(你我都知道,这个概率非常小,特别是对于不太重要的东西和十分贵重的东西。)

回到家后,没敢给老太太说伞丢的事情,怕她心疼,唠叨。

我不禁想问自己:下回还会丢伞吗?呵呵~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