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治法】中药点滴灌肠治疗中风后便秘
信某,男,78岁。2013年4月28日就诊,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0小时。病史:患者就诊前3天与家人争吵后,反复出现头晕欲倒,未予重视,4月28日早6点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不清,就诊我院脑病科,诊为“脑梗死”。入院症见: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口角左偏,吐字不清,头晕,腹胀满,纳可,眠差,小便黄,大便干结,观其体形肥胖,面色红赤,舌质暗,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予抗聚,改善循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西医治疗,口服中药汤剂以通腑化痰通络为法,患者入院3天后仍未解大便,予开塞露、甘油灌肠剂塞肛治疗无效,故予中药星蒌承气汤加减方点滴灌肠。
方药:生大黄15 克(后下),芒硝10克(冲),厚朴10克,枳实10克,瓜蒌30克,胆南星10克。
操作方法:将上药用粉碎机粉成粗末后,加300毫升水煎,后下大黄末,煎取药液150毫升,经双层纱布过滤,加入芒硝,装入药液瓶,温度维持在37℃左右。将药液瓶接到已去除穿刺针的一次性输液器,再将输液器与16号一次性吸痰管连接,插入肛门15~20厘米,以缓慢恒定的速度80gtt/min灌入,灌肠液保留30分钟后患者即排便,便后腹胀逐渐消失。
点滴灌肠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物,通过直肠滴入器械滴入直肠,通过经络和药物的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本例患者肝阳素盛,加之饮食不节,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加之情志过极,内风动越,则出现内风夹痰火窜扰经络,上扰清窍,而致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等中风症状;痰热阻滞,中焦升降失职而致腑气不通,腹胀满、大便燥结难出。治疗应以通腑化痰为先,继之清热化痰通络。予星蒌承气加减方点滴灌肠,方中胆南星、瓜蒌清热化痰,生大黄、芒硝荡涤肠胃,通腑泄热,厚朴、枳实行气消痞,诸药合用达到化痰通腑作用。上方点滴灌肠则可加强通腑泻浊、开窍启闭、清热祛邪之功。一是通过清除胃肠痰热积滞,畅腑气,使浊气不得上扰脑窍;二是以“通”为补,及时地祛除痰热实邪,使其勿消耗正气。点滴灌肠治疗中风病便秘的次数为灌肠后大便即下即止,若不下,则继续灌肠,以通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