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快乐写文简友广场

固|谈谈老人的固执

2024-05-23  本文已影响0人  随风似水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星辰计划第 14期“固”专题活动。

都说人越老越固执,想着自己老了可不要这样,似乎固执成了贬义词,果真如此吗?看看周围的人,固执的人还真不少,与年老好像关系不大,但跟家里的老人近距离接触后,又深以为然。

能谦虚接受别人的意见当然好,但事事皆听取别人的意见就未必,倘若你的观点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就不要轻易接受别人的意见。纵观历史上那些干成大事的人,哪一个不是有自己的主见,且坚持己见,绝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那些看上去很谦虚,总是改变自己主意的墙头草,不是庸人就是小人。

故而,固执非褒非贬,关键看用在什么地方。

真正能做成大事的人,往往是在小事上糊涂,大事上绝不含糊。生活中,恰恰是小事上计较,大事上糊涂的人不少,他们的固执皆用在小事上,真正遇到大事又没有自己的主意。人越老越固执,抑或就是指他们在小事上的固执,当然,很多时候,他们未必分得清哪些是大事,哪些是小事。

年纪大了,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越来越弱,对新事物排斥或不适应,却要在小辈面前维护自尊心,因而显得愈加固执。常听老人对小辈们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诚然,老人人生阅历丰富,有经验,在某些事情上的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晚辈指导。但时代在进步,万事万物皆在变化,不是每个老人都能在事物的认知上与时俱进,往往坚持己见,与儿女难免意见相左,发生争执也在情理之中。

孝顺,孝,是孝敬;顺,是顺从吗?所谓顺从,是不是什么事都要听长辈的,不管他们的对错?

倘若不是原则上的事,我们不妨顺着老人来,哄他们开心就好。大凡老人喜欢小辈能采纳他们的意见,如果他们说的有理,为何不听?在一些小事上让着他们,听听他们的意见,皆大欢喜,其乐融融,何乐而不为?其实,这也是说来易,做来难。抑或,老人与子女之间都是好心,却因偏见,或是语气与态度不对,让长辈说了也白说,子女听了也白听。

小事上可顺着老人,然而有些事如果顺着他们,就有酿成大错的危险。譬如,在买保健品一事上。大都老人喜欢买保健品,对死亡的畏惧,对生命的眷恋,在卖保健品推销员的游说下,很容易就动了心,这些都可理解。偶尔买一点不要紧,却有些老人听信推销员的游说,把自己的退休工资都花在那上面,甚至以为保健品可以代替药物,有病不吃药只吃保健品。如果子女这也顺着他们,岂不酿成大错。再如,老人听信骗子的话,拿养老钱去投资,子女知道了,还能顺着他们吗?曾看到一篇报道,一位老妇遇到一个比她年纪小很多的男人,同这男人谈起了黄昏恋,老妇的女儿意识到这个男人是个骗子,但老妇固执己见,以为遇到了真爱,还同这个男人结了婚,婚后方发现此人就是骗她的房子、钱财,后悔晚矣。

当然,这种情况不会太多,但的确时有发生。倘若老人能取听子女的建议,或许就可避免不少不幸的事发生。然而,有些老人原本就固执,年纪越大越甚,自己没有意识到,遇到事情固执己见,完全不听子女的意见,以为自己都是对的,子女就应该听自己的,不听、反对,就说子女不孝顺,如此道德绑架,不仅伤感情,还会酿成大错。

年纪越大越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实际上,这样的老人不多,往往是在小事上较真。倘若老人能抓大放小,在小事上不执着,那真是明事理、充满智慧的老人。家中若有这样的老人,真是子女的福分。

人人皆会老,当我们不再想接受新生事物,用自己固有的观念去影响子女时,就要注意了。倘若时时有这样的意识,是否可延缓衰老? 其实,衰老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心态也跟着老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