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PgBouncer配置详解

2018-06-01  本文已影响0人  shark_tear

配置文件详解

配置文件分为[databases] 和 [pgbouncer]两部分,这个前面说过。现在我们来详细讲解一下里面的配置。

在上面的部分我们已经看到了一部分的[databases]部分的参数配置,都是以键值对的形式出现的,例如dbname、host、port、user、password,这几个参数都比较好理解。还有几个额外的配置我们接着看一下:
(1) pool_size 用来配置连接池的大小。连接池的含义上面说过,如果没有这个值则使用[pgbouncer]部分的default_pool_size的值。
(2)connect_query :后面跟一个SQL语句字符串,用于探测这个连接是否正常,如果执行SQL语句出错,则换一个连接。
(3)client_encoding:指定连接的客户端使用的字符集编码
(4)datestyle:指定日期类型
(5)timezone:指定时区。

[pgbouncer]部分的配置
这个部分的配置项比较多,主要分为下面几类:

下面来依次说这些配置:

通用配置

日志配置项:

控制界面访问控制配置项:

危险超时配置项
指的是为防止一些未知错误或者原因导致系统卡住的针对性配置。

底层网络连接配置

上面的这些参数,大部分都是采用默认设置,常用的几个配置也就是pgbouncer.ini文件的基本默认设置:

listen_addr = 127.0.0.1
listen_port = 6432
auth_type = trust
auth_file = /etc/pgbouncer/userlist.txt
admin_users = postgres
stats_users = stats, postgres
pool_mode = session
server_reset_query = DISCARD ALL
max_client_conn = 100
default_pool_size = 20

剩下的配置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查询它们的含义,知道有这个配置即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