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日更达人榜

当我们说运营时,我们在说什么?——《运营之光》读书笔记(八)

2019-02-13  本文已影响9人  阿东不要说话
运营之光读书笔记.png
当我们说运营时,我们在说什么?——《运营之光》读书笔记(一)
当我们说运营时,我们在说什么?——《运营之光》读书笔记(二)
当我们说运营时,我们在说什么?——《运营之光》读书笔记(三)
当我们说运营时,我们在说什么?——《运营之光》读书笔记(四)
当我们说运营时,我们在说什么?——《运营之光》读书笔记(五)
当我们说运营时,我们在说什么?——《运营之光》读书笔记(六)
当我们说运营时,我们在说什么?——《运营之光》读书笔记(七)
不同类型产品的运营路径规划

产品的类型多种多样,书中用了三个维度进行区分,梳理了对应的运营路径

商业逻辑
  1. 直接售卖型
    比如电商类产品,目标就是售卖,所以要做好的就是品类运营、商品运营、供应链团队运营和营销;
  2. 免费+增值服务
    比如印象笔记这样的工具类产品,运营路径主要是先获取免费用户,培养起用户的使用习惯和依赖性,再搭建用户从免费到付费的路径,比如优惠、试用等等,最后完成增值服务的售卖。
  3. 免费+流量&数据变现
    这类产品靠用户价值完成变现,因此更需要关注用户运营,主要路径包括:引导用户发生特定行为、形成并提高用户活跃度、对内容、数据和现有重点用户资源进行整合;
典型用户行为频次
  1. 一次性使用
    比如婚礼、留学服务等等,重要的就是获客渠道的铺设和广告投放,然后提高销售的转化率,保持良好的客单价;
  2. 中低频次使用
    比如洗车、旅游这类服务,重要的不是长期留住用户,而是用户在有需要的时候第一个想到你,这就需要做好渠道铺设,占据流量入口,同时增强品牌传播,占据用户认知;
  3. 高频使用
    比如社交软件、阅读产品等,这样的产品要做的就是培养用户习惯,减少用户流失,同时提高用户获取和内容传播;
用户是否通过产品结成某种关系

如果用户能够通过产品结成某种关系,那么更需要做的是营造用户之间的氛围,同时设置产品的边界和约束条件,以确保用户体验不变质。

如何搭建一款成熟产品的运营体系
  1. 保证基础业务顺畅运转
    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却是成熟产品运营的重中之重。这样的工作首先要梳理好产品的主业务流程,然后根据流程确定运营端要完成哪些工作,这是运营及格的标准,如果这都没能做好,就不要谈什么创新了。
  2. 把开源和节流变成固定动作
    开源:用户增长
    节流:用户留存

    绝妙的点子带来的增长当然是好的,但这毕竟可遇而不可求。因此,把这样的行为固定下来才是最好的选择。在开源方面,可以梳理出用户增长的稳定渠道,用常规运营工作去确保渠道获量不减少;在节流方面,同样梳理出用户流失的关键节点,并配合用户访谈、用户行为数据分析等方法找出原因,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减少用户流失。
  3. 确保“最关键用户行为”的发生几率
    滴滴的最关键用户行为就是打车、外卖软件的最关键用户行为就是下单,所以要让用户明确体验到产品价值,最重要的就是让用户进行最关键行为,这方面可以做的运营行为包括用户引导、新手任务和优惠机制等手段。
  4. 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机制的建立
    核心用户是产品的宝贵财富,通过数据分析界定核心用户,并通过运营措施维系、活跃他们是运营的重要工作。
  5. 阶段性地通过活动、事件、营销实现用户增长
    如果能够把“开源”工作固定下来,那么阶段性地提升用户量就是运营最能出彩的地方了,这一点可以用到第三章的内容与技巧,就无需赘述了。
社区/社群运营的逻辑与路径
  1. 创建和初始化
    对于一个社区/社群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升华一些就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普遍是利他性且能得到广泛认同的,最终会体现在一些规则上。
  2. 信任感与价值确立
    这是几乎所有运营者都要突破的一个过程,即从“我不确定在这里可以得到什么”到明确知道“这里可以给我提供什么价值”的过程
  3. 社区的去中心化
    社群运营者也好,明星用户也好,往往在早期都是社群的中心,但这些人一旦出了问题或者离开,就会对社群造成重大影响,所以,一个运行良好的社群,需要去中心化,让用户形成一个互联的网络。这里有两种方法,一是培养和发掘追随者,二是通过引导,帮助社区内的用户建立关系。
  4. 社区的“自生长”
    当社区中的多元关系确立后,社区就具备了自生长的能力,这时候运营者对社区的掌控已无法面面俱到,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在运营无需太过费力,坏在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因此,运营者需要为社区制定边界与规则,在规则内的行为不去干涉,越界行为严格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