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僖公中

2017-05-12  本文已影响0人  浮小福

僖公中卷纪录僖公十六年至二十六年的事,即自公元前644年至前634年,共十一年。

僖公十七年,齐桓公在管仲死后,未听管仲的遗言,任用易牙等三人,结果导至他的五个儿子都想继位。历史上纪载齐桓公最后是被幽禁在宫中,活活饿死而不被人发现,直到尸虫都爬出了宫门才有人知道桓公已经死了。春秋的第一位霸主就这样谢幕了。而他的五个儿子似乎好像真的都当了一次国君:桓公因宠卫共姬,而立武孟即位,在位三个月被杀;后孝公 公子昭继位,在位十年;孝公死后,昭公 公子潘继位,在位二十年;昭公死后,他的儿子舍继位,但公子商人杀了舍自己立,在位四年,为懿公;其后,公子元继,在位十年。兄弟几人轮流坐庄。

宋国是个小国,宋襄公想效仿齐桓公招集诸侯订立盟约。后被楚国所征讨。量力而行估计就说的这个道理。别做出格的事,否则就会伴随着祸端。宋襄公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战是与楚军的泓水之战。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河来,宋国已列队成战斗的阵法,手下人让宋襄公出击,他说不行。后楚军都渡过来了还没有成阵,宋襄公说还是不行。后来楚军列好阵,宋军才发动进攻,结果大败。

在中卷的十一年中,晋国的事情占了相当大的篇幅:主要纪录了晋公子重耳如何回到晋国成为国君。晋惠公夷吾在僖公二十三年卒,他的儿子怀公继位。怀公命令那些追随重耳的人马上回国,否刚就不赦免。狐突因不愿让他的儿子回来而被怀公杀死。

重耳在逃亡过程中,有受到礼遇,也有受到污辱。狄人把叔隗和季隗嫁给了重耳和他的随臣赵衰;到齐国,齐桓公也为重耳娶妻,并给了他八十匹马,他在齐国生活的很安逸而不想离开,以至于齐桓公的妃子姜氏与重耳的随臣狐偃设计把重耳灌醉后带离了齐国。可见谁都好安乐,安乐久了就会忘了自己的使命。在楚国,楚成王款待重耳,问他当以什么来回报楚国,重耳立下了历史有名的“退避三舍”之约。

当然也有诸侯国在重耳奔逃时,讥嘲无礼的。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是连在一起的,而跑去看他洗澡。

僖公二十四年春,秦穆公送重耳回到晋国继位,为晋文公。跟随重耳的人都得到了赏赐,唯有介子推,认为重耳继位是天意所为,因为晋献公的其他儿子都被杀了,所以追随重耳的人并没有什么功劳。于是介子推带着他的母亲离开了。古人的作法有的时候有点让人难以理解。

其间,周襄王因为其弟弟王子带作乱,而离开了国都逃到了宋国,后来晋国的狐偃建议晋文公勤王而号令诸侯。周天子再一次成了诸侯手里的王牌。

晋文公的谥号“文”,还是和他的行为对的上的。比如“退避三舍”的履行;攻打原地时,命令只携带三天的粮食。三天没能攻下原,晋文公认为之前让士兵带三天粮食,三天到了就应该退回去,这是信用。退三十里后,原人投降。

这又让我想到了之前的宋襄公,等楚军全部渡河后,才去发动进攻。试想,如果宋襄公的这一仗打赢了呢?历史学家们是不是又会称赞宋襄公的仁义品德呢?反过来,晋文公在要撤退的时候,手下人都说,再等等,等下就能破城了,晋文公搬出守约守信来说教,如果他退后三十里,原人出城打败了他呢?是不是又该说他不懂变通了?有那么点成王败寇的意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