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学会健康的付出

2019-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翟龙宝

付出那么多,别人却不领情?不是别人白眼狼,而是你不懂这一点

前一段时间,朋友向我吐槽:为什么我对她那么好,她却不领情啊?

原来,他们家请了一个保姆,这保姆平时干活比较认真细致,所以,他对保姆也挺好的,平时自己吃了什么好东西都会给保姆留一份,知道保姆不舍得买衣服,他会把自己的旧衣服送给保姆,甚至,还会邀请保姆一起参加自己的生日宴。

可是,朋友的付出,不仅没有得到保姆的回报,反而让保姆开始赛脸偷懒了,经常是还没到点就说有急事要回家,房间的角落随便扫扫就敷衍了事,在服务态度上,也越来越显得疲倦与敷衍。

朋友很纳闷,我这工钱也没少她的,对她也挺好的,有啥好事也想着她,为什么她反而不好好干活了呢?

听完他的吐槽,我突然想起了一部电影叫《怦然心动》。

布莱斯着父母搬到了小镇上,而他的邻居女孩朱莉对布莱斯一见倾心。

朱莉为了接近布莱斯,每天早上都给他家送鸡蛋,她认为,布莱斯一定会因此感谢她,甚至喜欢上她。——毕竟,其他邻居想要鸡蛋,可是要花钱的。

可是,有一天,她却突然发现,布莱斯把她刚送来的鸡蛋当垃圾给扔掉了。

朱莉看到目瞪口呆,不断的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布莱斯这才说出了真相:因为他爸爸觉得她家的鸡蛋看起来脏兮兮的,怕吃了会感染沙门氏菌。

显然,朱莉对布莱斯真的很好,可是,布莱斯却并不领情。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我们花了大把的心思与精力,真心诚意的想要对别人好,可是,不仅没有得到别人的感激,而且,还遭到了嫌弃。

它不仅出现在电影里、雇佣关系中,也出现在职场、友情、爱情、亲情关系之中。

由此看来,让给予者和接受者皆大欢喜,其实也是一门有考验情商的学问。

一、不被需要的付出,只是额外的负担

张小娴说:“不被需要的付出,只是额外的负担。”

真是深有感触!

很多时候,你的善意如果不是别人的需要,那么,只会增加别人的负累。

朋友小许就曾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因为工作比较繁忙,所以,小许想请一个保姆来帮助打理一下家务,做做饭,搞搞清洁。

婆婆呢,舍不得花钱,觉得请保姆还不如让她过来帮助,于是,自告奋勇来到小许家做起了保姆。

可是,有一次,小许无意中却听到婆婆跟朋友抱怨,说自己真是太命苦了,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婆婆伺候好了,现在又来伺候儿媳妇。

小许一听,当时就上火了:“又不是我让你的但却多了唠叨与抱怨,也让他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少的矛盾,这反而变成了小许的负累。

善意本没有错,但如果善意是不被需要的,那么,付出也就毫无意义。

正如某网友所说:“我喜欢的是苹果,你却给了我一车梨,你说你把自己给感动了,可是我要的根本就不是梨啊!”

真正的付出,并不是你要给对方什么,而是别人想要的时候,你正好伸出了援手。

这就好比,一盆花干涸到已经快要枯萎,急需水源滋补,如果给它浇上一点水,它会开出灿烂的花朵。但如果,这盆花本身就不缺水,你还非要去浇水,那换来的,只能是增加负担。

强行的给予,看起来是善意,实则却是压力。

当别人不需要雨水时,你付出得越多,人家就会离你越远。

二、你越是无条件的付出,对方就越不领情

曾经看过一句话:你越卑微的讨好别人,别人就越高傲的无视你。

确实是如此。

很多时候,你越是对别人善良,对别人付出,别人就越不记得你的好。

女作家三毛在出国留学时,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她的外国室友比较大大咧咧、不喜欢收拾,于是三毛就每天主动打扫房间、整理物品,可是,时间长了,室友们却把这件事当成了三毛应该做的。

有一次,三毛因为生病没有收拾房间,甚至被室友批评说她变懒了。

这次经历,彻底让了三毛开始醒悟,她终于明白了“斗米恩,升米仇”的深意。

于是,她抱着跟不再跟室友做朋友的心态,狠狠的怼了室友,结果,室友们这才反应过来,他们忽略了三毛的感受,他们才意识到,这件事本就不是该她做的。

最后,三毛不仅没有跟室友决裂,反而得到了真正的关注与尊重。

其实,三毛的故事,在很多人身上都发生过。

比如说,

你经常帮别人点外卖,有一天不点了,对方怪你怎么不叫他一起点外卖;

你经常帮别人带饭,有一天突然忘记了,对方怪你怎么这么没有责任心;

你经常帮你别人做工作,有一天你因为忙而拒绝了,对方便因此大发雷霆;

你经常给朋友同事带零食,有一天你不带了,大家就说你变得小气了

对别人太好,别人便不记得你的好。

因为,他们已经潜移默化的认为,这就是你应该做的,如果哪一天你停止了对他的付出,反而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蒋方舟说:“真正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好的样子。”

一味的迁就讨好付出,只会让别人更加肆无忌惮、理所当然。

所以,你越是无条件的付出,对方就越不领情。

三、让人充满感激的付出,需要满足这4点

在《加利福利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克里斯丁.阿瑞罗,提出了健康付出和过度付出的概念。

健康付出也就是,可以给别人带来需要的帮助,让彼此都获得收益。

过度付出则是付出方虽然给出了帮助,但却让对方感到有压力、不被认可,让双方都感觉难受。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健康的付出呢?

1.只对他人提出的具体需要,作出对应的付出

这话很好理解,别人需要什么,你就给什么。

还记得文章最前面提到的那个,朋友对她很好,但不领情的保姆吗?

后来,她仔细的反思了自己的付出,发现她的付出都是自己觉得好的,但未必是对方真正需要的。

于是,她改变了策略,不再对保姆进行这一类型的付出,而是开始关注保姆的孩子,帮保姆的孩子做学习攻略和就业攻略。

结果,这一次,保姆感动得眼泪都出来了,因为这才是她真正需要的。

朋友告诉我,通常这件事,他明白了一件事:你认为付出,别人未必认可,永远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2.想要让付出得到认可,得学会不稳定付出

当一个人习惯了你的付出,那么,你的付出就变成了理所当然。

但是,如果的付出,并不是经常性的,而是一段一段的,对方就会时刻记得“这本不是他该做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经常帮同事做工作,对方就会认为,你就是应该帮助他。

但如果,你只是偶尔帮助,对方则不会这样认为,并会因为你的偶尔帮助,而心生感激。

3.如果想要付出得到回报,请在一开始就提出来

如果你帮助对方,是想要得到回报的,那么一定要提出来,不然,对方可能真的不知道你也需要帮助。

我以前,也觉得帮助别人,别人一定会感激,下次一定也会帮助我。

可实际上呢,事情并非如此。

所以,后来,我也学聪明了,在帮助前就说好,下次我要帮助,你也要伸出援手啊!

看起来这句话实在索要对方的付出,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但实际上,从被帮助者的心理出发,他们会觉得接受这样的善意更加安心,因为大部分人都不喜欢欠别人的恩惠,他们也非常希望下一次,可以把这些都还回来。

当然,如果你并不想要回报,那么,就在一开始抱着“我的付出都是自愿”的态度。对方若是心怀感恩,你会感觉十分幸福;对方若是若无动于衷,你也不会觉得灰心丧气。

4.遇到不懂感恩的人,请离得远一点

我们必须得认清一件事:有时候,不是付出不对,而是付出的对象不对。

有些人,他们是没有感恩之心的,他们认为世界是围着自己转的,他们觉得别人对自己的好,都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这样的人,即便你付出得再多,他们也不会因此心生感激,而只会觉得“你还可以付出得更多”。

一旦你停止付出,他们便会把你立刻踢到一边。

所以,遇到这样的人,请离远一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