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论社会热点今日看点

家长替老师监考,老师干什么?

2016-10-18  本文已影响546人  Thjm
图片来自网络

文/徐甫祥

近日,南京二十九中的学生家长向媒体反映,从今年九月十号开始,该校高三年级的学生家长开始轮流参加月考监考。尽管考场外有校方工作人员巡视,但没有老师在场。除了监考之外,高三年级早自习和晚自习也需要家长值班,早自习期间家长在教室帮收作业、晚上七点到九点的晚自习家长需要看两个小时班。(10月18日澎湃新闻网)

眼下许多中小学成立的家委会,通过家长对学校管理的适度参与,既利于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共教网络,又可多方发掘社会资源,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可谓一石二鸟。不过,似南京二十九中这类让家长直接参与月考监考及早、晚自习值守之举,则明显过了头,成了典型的越俎代庖。

所谓越俎代庖,即指家长“跨界”充当了教师的角色。先不说所谓月考及早、晚自习本属教育违规,只是缘于高考压力,才让其至今成了“打不死的小强”。如果抛开这点不论,那么,无论是月考监考,还是早、晚自习值守,当属日常教学事务。而教学是教师的本分,也是需要资质的。故家长们既无义务、更无资格去取而代之。

除了“师出无名”,对教师、学生、家长三方而言,也是弊多利少。首先,此举既然专门针对高三年级,显然出于一种对高考的紧迫感,但在学生月考及自习之际,却只见家长,不见教师,又何谈重视?且家长监考,名不正言不顺,更是滑天下之大稽。而唯一的好处,不过让相关教师增加了休息时间。

其次,学生上早、晚自习,也是教师答疑解惑的好时机,可以让课堂讲授的内容得到消化及巩固,这也是许多学校坚持实行这类教学安排的初衷。倘若这类自习都由家长独自值守,且成为常态,那还不如让学生们在各自家里温习,又何须多此一举?

而对家长而言,则更是一种“甜蜜”的负担。月考监考倒只有一月一次,而每天风雨无阻的早、晚自习,足足两三个小时。虽说为了即将赶考的孩子,再累心也甜。但每天上班之余,拖着疲惫的身子轮值,也委实有些够呛。何况,高考并非近在咫尺,并不具备传道授业本领的家长们,若长期面对学生在学业上的惶惑只能一脸无助,岂不成了现代版的“滥竽充数”。

正如网友所说,家长替老师监考,老师干什么?据悉,该校仅高三年级就有15个班级,共计700余名学生,想必教师的配置不会太少。而这么大的“阵势”,参与月考监考及每天早、晚自习值守的家长又该有几多?笔者就不解了,在本属教师的“阵地”,非要家长“换防”,是教师编制不足?还是需要休养生息?抑或家长在这方面更具优势?不然,校方又何以如此行事?

正所谓万事皆有度。就以家委会为例,所谓参与,一非替代,二要适度。学校与家长的交集,更多是信息互通及教育互动,而非职责混淆,更不是让家长随意取代教师的角色。说白了,即便学校再有“创意”,作为教师,本分就是不可擅离职守。

其实,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并非“鸠占鹊巢”,而是“取长补短”。譬如,具警察身份的家长,可为学校安全教育献计献策;有各类专长的家长,不妨在学生的课外活动中一显身手;而那些在企业中担任要职的家长,更可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助一臂之力。如此作为,岂不比“替老师监考”来得更有意义,也更具实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