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学雷锋的记忆
‘

学习雷锋,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人类真、善、美的具体体现。不论在什么意识形态和领域里,这都应该是公开的,鼓励的,不会有什么错的。但是在过去六、七十年代,对于一个出生于高成份家庭的孩子我来说,有时候是要“偷着学”的,而且是学了也不会得到肯定、得到表扬。可以说是在双重压力下,在矛盾的心情中学的,很委屈很委屈的……
那是六十年代末,也就是我八岁,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当时的学校设在距离我家不远的人民公社原来的“农中”(即农民补习文化的学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有印象), “农中”是解放后没收我家的房子改造的,紧靠着乡政府(也是没收我家的房子)。后来“农中”不办了,就把它作为了村上小学的教室了,条件相对较差,两栋土坯房,门窗很破旧,大门是用木板钉的,两扇很难合拢。但是学校距离我家(借助别人遗弃的破窑洞)很近,500米不到,我去学校是很方便的。由于我的家庭成份高的原因,祖父辈们经常被作为批斗的对象,在各种批斗会上都有份,经常出现在大队社员和学校同学们的面前,尤其是我那曾经国外留学回国、解放前家业大、支援过红军的外祖父,被罗列了许多的罪名,戴上“恶霸地主”的帽子和牌子,经常被押上批斗台,这就给我在学校读书带来了无形的压力,成了人们歧视我的把柄。许多老师在讲课时也道听途说,动不动提起了我的外祖父,如何如何的坏啊,如何如何的剥削人民啊,如何如何帮助土匪打红军啊什么的,一些不懂事的同学也跟上叫我“地主儿子”、“剥削阶级”,使我在学校和班上很受歧视,很短精神。加之我曾在三岁的时候,村上的几位上中学的大女生向工作组反映说我说了“不爱毛主席,爱街道玩的娃娃”的反动话(我在日志“一个不爱毛主席的孩子”中已经详细述说了),又被工作组反映到了学校,更是雪上加霜,我好像变成了一个反革命分子一样。班上的重要活动,不要我参加,说我根子不正、苗不红,害怕我有不良的动机。我主动去学雷锋,做一些好事情,有些同学就说我不配做,一些同学还对我围攻起哄,甚至从背后用手插进我的开裆裤里(那时候布料紧缺,我穿着父母的破旧衣服改制的,勉强够做一个开档),抓我的小鸡鸡开心,真使我既伤心又憋气。其它同学都戴上了红小兵的领巾,可我只能是望洋兴叹,可望不可及啊,鹤入鸡群,孤独一个,在幼小脆弱的心灵上同样默默的承受着与父辈们一样的折磨。

但是,那个时代,也是一个火红的时代,革命氛围很浓厚的时代,课本里、电影里、广播里、墙报上、语录壁上到处都是毛主席语录和革命的东西,尤其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歌,不停的在学校里教唱和呤唱,使我也融入了这个大潮,接受了火红的革命思想,从心底里总想走潘冬子、雷锋成长的道路,做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说实话,从人的本性上讲,作为一个小孩,父母亲生下来,上帝绝对都会平等的赋予其善良、天真、好奇、争强好胜的天性的,不会因为出生的时间、地点、家庭出身不一样而有区别。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将来做个好人。家庭成份高的父母也同样会抱着良好的愿望去教育孩子的,决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反社会、反人民,做个坏人。作为我来说,尽管出生于地主家庭,也不会例外。我也是小孩,我也是具有善良、天真、好奇、争强好胜的天性。

记得那年的冬天,先天晚上下了整晚的大雪,地上落了足足有三寸厚,走路淹住了脚面。次日早晨醒来,从窗子缝里看到外面白茫茫的一片,空中还飘着懒散的雪花,出于好奇,我急忙穿好衣服,悄悄的溜下了热热的炕头,走出破烂的窑洞,来到大雪铺满的院子,自觉的拿起了扫帚,扫开了去柴禾窑、厕所的路,后又打开了自家的大门,逐渐扫开了通往崖背及大路上小道的雪。冬天的早晨,正是农村乡下睡懒觉的最好时机,通往人民公社和学校的铺满白雪的大路上不见一个脚印和人影。站在被厚雪覆盖的大路上,我想,九点多钟同学们开始到学校了,路上这么厚的雪,鞋子里肯定会进去雪的。另外,现在没有那些歧视我的同学在场,主动扫雪做好事,说不定还会被公社的干部和学校的老师发现的,受到表扬和肯定的,为自己能早日加入红小兵打好基础呢。于是我下定了决心,开始掘起小屁股,扫起了通往人民公社和学校路上的雪。半个多小时,我就扫通了去往学校的路,有意识的站在学校的门口,边擦汗水边等待着老师的出现,希望能看到我的表现。可惜,等了一会不见老师的踪影,只好把失望揣入胸中,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地方――公社的门口了。又是半个小时左右,我终于扫通了学校去人民公社的雪路,满头汗水的站到了紧闭的人民公社的门口,欣慰的看着自己扫出来的露着地面的路,充满激情的等待着公社的大门能被人打开,出来一个干部看到我的杰作,记下我的名字,反映给我的学校老师。一分钟、五分钟、等啊,等啊等,一头的热汗凉下去了,满身的热乎逐渐散去了,开始变成了冰冷。但是,人民公社的门前,除了站着一个天真虚荣孩子的我,还有一条被我扫开的小黑道与雪地显然不一样外,大门依然是大门,紧闭着依然是紧闭着。唉!望着四周农家各户地坑院烟囱的缓缓升起的坎烟,以及自己叽咕的肚子,我只好失望的一步一回头的返回家去吃饭,准备上学了。

走回到自家破地坑院的巷道,一进院子,父亲清理院子里的积雪已接近尾声,我也投入了进去,不一会就结束了。母亲做好了早饭,我们开始了洗脸吃饭。吃饭中,母亲问我:“你早晨起来,这么大功夫不见人干啥去了,不知道扫雪啊?”,父亲带着微笑接着说:“娃今天真像个娃,起来把院子、崖背和大路上的雪都扫了”。母亲也微笑又说:“这还差不多,看以后还能保持下去吗?”。听了他们的对话,我饭吃在嘴里,却甜在心里,吃完饭就甜滋滋的背起书包,一口气跑到了教室。在教室里,我兴奋的观察着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表情,盼望和等待着他们能对我扫出的这条雪路给予评说……可是……
几十年过去了,这件事我一直难以忘却,因为它曾经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很深的印痕,这个印痕既有美好的回忆,也有令人深思的记忆。现在回头来看那个火红的年代,一切都很释然,一切都是那么能予以理解。历史也没有辜负我付出的汗水,也许是小时候我那次偷学雷锋的缘故吧,使我养成了好的作风,在部队期间,还真正的当了回学雷锋先进个人,受到了省军区的通报表彰。
永朋二〇〇八年一月写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