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制定-两种竞争战略
企业就像人一样,有脆弱的婴儿期,有试探的少年期,有快速成长的青年期,也有稳定成熟的壮年期。但是企业到了壮年期以后就会有两个路线:一种是循规蹈矩,维持原有业务和战略,忙于应付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另一种则是放下过去的包袱,跳出思维定势,去寻找新的机会,积极谋求转型
选择第一条路的企业,大多数都陷入恶性竞争并逐渐老去。而那些经久不衰的伟大企业,几乎都走了第二条路线
波特三种基本竞争战略虽然非常实用,却已经是将近四十年的教科书式的经典了,每个企业都对它非常了解。但是如果大家都在同一个市场中采用相同的战略,那就会变成恶性竞争,大家都无路可走
比如一个城市里本来只有一家加油站,价格都是他说了算,可以赚取50%的利润。后来开出来5家,就产生了竞争,价格降了下来,大家少赚一点,但都能赚钱
而恶性竞争就是,一个小城市一下子开出了100家加油站,严重供大于求。如果大家均分客户,所有人都要倒闭。加油站为了活下去,只能先亏本销售,最后90家都扛不住倒闭了,剩下来的10家才开始赚钱
红海与蓝海 - 两种竞争战略
首先要了解的是,与红海战略相反的就是蓝海战略。蓝海战略的核心是重新审视现状,转变思维,开辟一个竞争者很少,甚至没有竞争者的新市场
与红海蓝海两种战略相对应的,还有红海蓝海两种市场。红海市场通常是成熟市场,特点是竞争者趋于饱和,产品和商业模式成熟,竞争者相似度高,总体利润小;而蓝海市场则与红海市场相反
image.png无论是管理者经营企业,还是个人选择职业路径,非常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随波逐流,走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竞争。其实红海在生活中、工作中无处不在。要想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突破口,就必须要找到利于竞争的独特优势
红海蓝海的区别听起来简单,但在现实中,市场并不会给自己贴上颜色标签,也没有明显的界限。新生的蓝海市场,可能会因为竞争者跑来抢饭碗,而变为红海市场。可惜许多管理者对此不够敏感,总觉得“我的业务现在还挺能赚钱的,‘转移阵地'太费劲了”,一直等到深陷红海之中,才后悔莫及
所以在讲解红海蓝海两种战略之前,首先要学会辨别三盏市场红灯,作为预警信号,用来判断是否已处在红海市场之中
市场红灯
该如何判断自己所处的市场是否是红海市场呢?
这里有三盏红灯可以帮助进行判断,这三盏红灯是并列的,没有先后关系:
- 第一盏红灯是市场空间萎缩
- 第二盏红灯是竞争同质化
- 第三盏红灯是价格战
在判断红海市场的时候,如果只有一盏红灯出现,就表示红海市场可能出现。可能目前的盈利还过得去,但是很快就会有一场恶战。这时候最好就未雨绸缪,去寻找潜在的蓝海
当两盏红灯亮起时,说明红海市场已经到来,留给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最好尽快执行蓝海战略走出去
等到三盏红灯全部亮起,说明市场已经进入深红,这时候基本已经错过了转型机会。你的企业必须具备过硬的优势,才能有立足之地
image.png韩政教授:
说到这,我想起来一个老同学,他十几年前就开始做外贸服装代工,但去年却关厂不干了。服装代工就是典型的红海市场,三盏红灯全部亮起先来说市场空间萎缩。因为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外订单逐渐向更便宜的东南亚转移,导致国内服装代工的市场空间变小,出现产能过剩
至于竞争同质化呢,服装代工的技术含量不高,你做的东西别人也能做,这样就很容易被其他竞争者取代
最好理解的就是价格战。厂商为了维持运转,只能压低价格争抢订单,不少厂甚至已经亏本经营
如果我这个老同学能意识到这三盏红灯在一一亮起,那他就可以在外贸服装代工变成你死我活的红海之前,提前做好转型准备或者寻找新的成本优势
红海战略
在红海市场竞争想要获胜,企业通常采用红海战略。通俗地讲,红海战略就是你做的产品好,我就要做得一样好;你卖的价格便宜,我就要卖得一样便宜;你的营销投入多,我的营销投入就要一样多。红海战略听上去简单粗暴,但也有它背后的逻辑
其中,红海战略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瞄准关键成功因素,并进行标杆化的分析
# 关键成功因素
红海市场中,行业内存在公认的关键成功因素,它的意思是企业要在行业内立足所必备的核心竞争力
前面已经说过红海市场通常是成熟市场,产品和商业模式已经固定,那么关键成功因素也就确定了。大家都瞄着相同的几个因素努力,就像高考科目已经固定,所以会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
比如服装厂的关键成功因素就包括产能、用工成本、面料材质、设计版式、还有做工和价格
再来看一个例子。假如自己正在纽约经营着一家传统马戏团,观众上座率一直提升不上去,而同样位于纽约的大苹果马戏团却场场爆满。对于传统马戏团来说,有四大关键成功因素,分别是表演明星、动物表演、杂技表演,还有作为重要收入来源的零食和纪念品销售
image.png
# 标杆化分析思维
现在马戏团的关键成功因素已经知道了,但是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
一个最有效省力的办法,就是看看纽约大苹果马戏团的关键成功因素表现如何,自己和它的差距又有多少。这就是所谓的标杆化分析思维
将行业老大设为标杆,能让你发现自己的哪个因素是最大短板,又需要追赶到什么程度。这种做法简化了分析和决策过程,让你能够紧紧咬住领先的对手,快速有效
比如在传统马戏行业,纽约的大苹果马戏团就是公认的行业标杆
image.png需要注意的的是,标杆化分析虽然简洁实用,但它也是红海市场越来越红的背后推手。因为红海市场具有成熟和稳定的特性,所以行业竞争者的关键成功因素都大同小异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大家都在几个相同维度上竞相攀比,竞争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同质化。所以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转变思维了,不要只盯着眼前的这片红海市场,而是试着自己去开辟新的蓝海市场
发掘蓝海的六大途径
那么从红海跳出来去寻找蓝海,该如何入手呢?
这里总结了六大途径。首先要注意一点,这六大途径是相互并列的,有的时候会出现交叉,但并不影响你的分析和结果。而且他们不是蓝海市场的判定标准,就算缺了几条,也依然可以找到蓝海市场
image.png-
从产业层面分析
在前面的波特五力模型中讲过,一家企业不仅要与产业内的对手竞争,还要与能够替代它的产业竞争
比如太阳马戏团不仅要与其他马戏团抢生意,还要与电视电影和剧场竞争,争夺观众有限的消费能力和时间;所以企业在考虑寻找蓝海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自己能不能跳出现在的产业,去抢替代性产业的饭碗
传统的马戏团要养动物,养演员,付出了很高的成本,提供的却只是“看热闹”式的娱乐体验。太阳马戏团就发现了这里的落差:既然我们付出的不比剧场少,票价却比剧场低,那我们为什么不采取驻场表演,开出和剧场一样的票价呢?
跨越产业不仅改变竞争格局,还会改变企业自身的特性。传统马戏团都是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演出,演员也要跟着颠沛流离,非常艰苦。进驻剧场之后,演员有了条件更好的固定工作场所。如此一来,马戏团就可以留住更多的优秀演员,从流浪演出团体摇身—变成为职业演出公司
太阳马戏在产业层面找到的重大突破,就是跳出传统马戏的小圈子,跨界进军剧场演出产业
image.png
-
从战略集团层面分析
在管理学中,将产业内采取相似战略的企业,称为战略集团。不同战略集团之间往往不存在直接竞争
比如人均四五百的高档餐厅和快餐店同属餐饮行业,但他们的定价策略、管理模式、运作流程,从里到外都完全不同。它们就构成了餐饮业中的两个不同战略集团。如果你能开创一个新的战略集团,那也能跳出原来的红海
太阳马戏团是1984年诞生的,马戏行业已经进入红海市场。大家的表演大同小异,定价机制也非常相似,没有明显的高端集团,也没有明显的低端集团。刚刚在分析产业时,我们提到太阳马戏可以进入剧场,开展跨界竞争。那么从战略集团的角度来看,太阳马戏也利用了剧场元素,提高了马戏表演的格调,把新奇热闹升级为艺术演出。将档次和票价都明显拉高了,成功的在马戏业内开辟出高端战略集团
image.png
-
从买方群体层面分析
买方群体就是目标客户,传统马戏团通过动物表演吸引儿童,然后带动整个家庭一起购票观看。家长在孩子身上虽然舍得花钱,但是在娱乐活动上的心理底线还是较低的。家长不会用看一场歌剧的预算带孩子去看一场马戏
所以,这样看来,马戏团的买方群体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可以想办法突破局限,把中青年群体也纳入目标客户
太阳马戏的做法,就是提升格调和改善环境。试想—下,一个男士想请心上人出去约会,看电影太便宜又太随便,看音乐剧又太正式,那么一场既新奇又高雅的马戏表演,就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约会邀请。过了几天他又要招待一个客户,觉得之前看的马戏表演挺有新意,一百多美元的票价也很体面。一场马戏演出,解决多种社交需求。放在马戏团票价十几美元的时代,这是不可想象的
太阳马戏就是重新定位了买方群体,从家庭转向了中青年,扩大了目标客户的群体规模,同时目标客户的消费能力也大幅提升
image.png
-
从产品或服务范围层面分析
马戏团的产品就是它的表演。前面讨论过关于一个传统马戏团如何在表演因素上竞争。但是我们要怎么判断这些因素本身是否合理呢?
动物一直以来都是马戏表演的主角。但是随着动物保护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了解到动物表演背后的残酷训练,给马戏团带来了持久的社会压力。此外动物的医疗、保险、运输也都是看不见底的成本黑洞。在社会压力和成本压力的双重拖累下,动物表演已经从马戏团的台柱子变成了累赘
传统马戏团的表演没有一个故事线串联。老虎、大象和小丑杂技轮番上阵,为了展现更多新奇内容,还出现了三个舞台同时表演不同节目的形式。这种散乱的表演形式一方面增加了演员数量,另一方面也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而且需要控场能力很强的明星演员,依靠个人魅力来带动节奏。这些都增加了马戏团的人力成本,效果却事倍功半
马戏团原本作为流动艺术团,哪个城镇有集会或庆典,马戏团就去哪里搭帐篷进行表演。这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用一套表演就可以吃遍天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这种单一的表演类型就跟不上时代了。这也是马戏团陷入同质化竞争的主要原因
马戏团的表演内容存在诸多问题,但大家都不敢冒险打破传统。太阳马戏却不一样,它对马戏表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去除弊端,加入创新,赋予了马戏表演全新的生命
image.png
-
从功能及情感导向层面分析
接下来再从功能及情感导向层面进行分析。这也是六个方面中最抽象的一个。产品或服务对于客户的吸引力来自功能和情感两个方面
有的产品或服务以功能为主导,如果加入一些情感因素,可能会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而有的产品或服务以情感为主导,为了拉拢客户会出现过度包装的情况。如果能砍去一些不必要的周边,就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传统马戏的主要功能,或者说最大卖点,还是展现稀奇的事物。无论是跳火圈的老虎,还是踩着钢丝叠罗汉,说到底都是稀奇和惊险。马戏团花费大量功夫来展示这些东西,但都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没有承载更多含义。这就是偏重功能而忽视情感
而一场精彩的话剧只需要几个演员,就可以几十年经久不衰。马戏团花了那么多钱养了那么多演员,却还是留不住观众。其中的巨大落差就隐藏着蓝海的机会。太阳马戏开创性地用剧情故事把各种类型的表演串联起来,让观众不仅被杂技震撼,而且在情感上融入表演内容之中
image.png
-
从时间层面分析
从时间层面分析就是从更大的时间跨度上来看待问题,思考眼下的优势会不会变成未来的劣势。我们在之前学习了PEST分析,在这里就可以用它来分析宏观趋势
从长远来看马戏团的前景,科技的快速发展会极大丰富舞台效果。马戏作为演出行业的一种形式,不把这些变革吸收利用就会错过时机。与其等待多媒体抢走马戏表演的饭碗,太阳马戏不如选择主动出击,引领多媒体马戏表演的潮流
社会趋势方面,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正在从征服转向共存。动物保护的意识会越来越深入人心。太阳马戏团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早早舍弃了动物表演,轻装上阵,快速发展。而具有百年历史的业界老大玲玲马戏团(Ringling Bros.,Barnum &Bailey Circus)就没认识到这一点,依旧把动物作为核心,把“"宁可养动物,也不养演员"作为经营原则,最终在2017年黯然谢幕
image.png
在以上六个方面中,如果仍没有找到突破,那就只能中规中矩采取红海战略
如果从多个方面发现了突破口,那么意味着成功发现了潜在的蓝海市场。但是发现机会并不代表成功,你还需要改造你的企业,把这些突破点体现在最终的产品和服务之中,让客户愿意为你买单。客户的反馈才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从寻找蓝海战略的六大途径找到突破口后,就可以开始着手,打造能够带你进入蓝海的产品和服务
image.png但还需要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才能让客户认同产品的新价值呢?如何才能最大程度提供客户认同并愿意为之买单的价值呢?
这里就涉及到蓝海战略的一个重要思想,价值创新(Value innovation)。用新的价值主张,去开拓新的蓝海市场。在战略管理中,我们把它叫做重塑战略布局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怎样重塑一个企业或是一个产品的价值主张
重塑战略布局
红海战略是在已有因素上竞争,想要做得比别人更好,就要加大成本投入,低成本和高价值不能兼得,我们称为“价值-成本抵换”
比如传统马戏团在动物表演上攀比,要想超过对手,就得花更多钱去买更高大的大象,更威猛的老虎,聘请更有经验的驯兽师。如果要降低成本,就无法负担这些高价值的表演。而价值创新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两难,既降低成本,又提升消费者获得的价值
也许这样会觉得价值创新非常抽象,那么现在介绍一个直观的工具,叫做战略布局图(Strategy Canvas)
# 战略布局图
战略布局图的横轴显示了行业内注重的因素。纵轴上显示了企业的提供程度。一个因素的位置越高,说明企业对它越重视,提供程度越大
image.png战略布局图的制作过程有点像之前提到过的竞争态势矩阵(CPM)。首先要通过专家访谈或内部讨论,确定评价因素,然后对每个因素进行评分。有些因素是面向客户的,这些因素的评分主要通过市场调研来完成。有些因素则是企业内部的,评价方式主要是行业定性分析,通过和竞争对手比较来确定
那么有了战略布局图以后,要怎么来使用它呢?
可以通过分析,找出哪些点位置虚高,提供程度很大却没有对客户产生很多价值。以及哪些点需要提升,可以产生对客户更有吸引力的价值。这个过程就是价值创新的体现
说了那么多战略布局图的理论,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企业可以怎么运用它,来完成价值创新
假如自己现在是太阳马戏的经营者,在开辟蓝海的时候,就可以先参考传统马戏团的战略布局图,再结合前面六大途径中的发现,对各个因素上的投入进行调整。可以发现无论是大型马戏团还是中小马戏团,它们的价值主张是基本一致的
但是太阳马戏在寻找蓝海的过程中,已经分析出了这套价值主张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它进行改造
# 重塑战略布局
企业在改变价值主张时有四种方式,分别是剔除、减少、增加、创造,这四种方式是并列的,没有先后顺序:
- 剔除就是完全消除某种因素
- 减少就是保留某种因素但降低程度
- 增加就是提升原有因素的程度
- 创造就是提供原来没有的价值因素
经过这四步操作之后,如果发现自己的战略布局图曲线与传统竞争对手产生很大区别,或者是客户能够明显感受到改变,那么就可以认为是重塑了战略布局图
image.png-
哪些行业中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因素应该被剔除?
有些因素在行业中被认为理所当然,但其实已经失去了价值,这些因素就要被剔除
太阳马戏在之前6大途径的分析中已经发现:动物表演成为累赘,多舞台和明星都是零散化表演的产物,而场内销售有碍观众体验,拉低了整体格调。这些因素已经落后于时代,无法为马戏团带来客户认同的价值了,因此果断剔除
image.png -
哪些因素的含量应该减少至行业平均以下?
企业在红海竞争中,多少会在一些因素上过度攀比,投入资源过多,实际意义不大。这些因素就要适当减少,让它们回到合理区间
传统马戏团为了吸引眼球,纷纷追求更搞笑的小丑和更惊险的杂技。实际上这些都只是老把戏的小升级,投入很大,对观众的冲击却一般。所以太阳马戏减少了这些因素,虽然留下来作为马戏元素,但不过度投入
image.png -
哪些因素的含量应该被增加至行业平均以上?
我们再来看看哪些服务还有提升空间,可以用较小投入获得价值提升
在分析产业和买方群体时,太阳马戏在高端升级和提升格调上找到了蓝海的突破口。马戏团本来都是在游乐场或城镇集会上表演,太阳马戏通过把马戏搬进拉斯维加斯的豪华剧场,成功提高了马戏表演的档次和消费水平,票价也就可以大大提升了
image.png -
哪些行业从未有过的因素应该被创造?
太阳马戏的蓝海战略主要是重构马戏内容和格调升级
太阳马戏团砍去动物表演和零散表演形式后,取代它们的是贯穿演出的故事主题和艺术性的音乐舞蹈。曾经喧闹的马戏表演摇身一变,成为了兼容戏剧、歌舞、杂技于一身的现代娱乐方式,价值自然就大幅提高了
image.png
总结来说,蓝海战略嬴就赢在通过价值创新开辟全新市场。离开红海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后,企业的资源得到大量解放,既降低了成本,又能用更低投入创造更多客户价值
最后,我们领略了蓝海战略化腐朽为神奇的魅力。首先学习了红海战略和蓝海战略的区别,也知道了标杆化分析既是红海中的有力工具,也是导致企业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幕后推手
在执行蓝海战略的过程中,企业的商业模式也会随之改变。同时通过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企业也能够开辟新的市场,提升自我竞争力。如果我们把商业模式看作是一个企业的基因,那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企业的基因突变
所以,接下来要了解的是商业模式创新,它会更贴近操作。更重要的是,会了解到一种投资和创业都必不可少的分析方法,来破译不同企业的盈利密码,明白那些快速扩张的新型公司为什么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