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2017-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达摩和小天狗

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简述

劳动的三个特点

苏所提到的劳动,有别于我们提到的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大概有三个特点(仅供参考):

一是建立在挑战性的智力活动基础上,有一些专题作业、探究性作业的性质;

二是能和学生课堂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苏曾在某些章节里提到: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授课过程中,都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某种劳动、活动的兴趣,学生选择了某种劳动,就需要在相关学科走在前列,在相关学科的课外书籍方面能有一些钻研。

“再过两年,我校在大概从四年级起的所有各年级,都将安排一小时供学生学习他最喜欢的学科(可能,我们给它起个名称,叫做"创造性学时")。在列入课时表的这一小时内(起初每周1小时,以后随着教学过程的改进,中年级将安排2小时,高年级为3小时),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去研究他感兴趣的问题,深入地钻研理论。”

三是具备类似王铮老师说的“生态”性,既是一种积极的氛围,教育者和孩子,社会与学校,不同和相同年龄段的孩子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

劳动的价值和劳动教育的目标

整体来说,其价值体现在,劳动可以促进智育,也可以丰富一个人本身,苏曾说:“劳动成为我们的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给他们带来团结友爱的快乐,促进钻研精神和求知欲的发展,能在克服困难之后产生激动人心的欢乐,能在周围世界里不断发现新的美好事物,能唤起初步的公民义务感——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感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一些讲述价值的段落: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的研究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人的认识起源于活动,而活动又内化成为可逆的运算活动(内心活动)。(其他有:②在活动和具体运算之间有一个表象思维和直观思维的过渡阶段。③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平行的。思维结构越精细就越需要更多的语言参加,高级形式的运算结构是用语言来表达的。④思维并非起源于语言,但智力越发展,语言的重要性也越大。⑤儿童最初概念是前概念和前关系,以后发展到能稳定地区别个体和类。⑥运算的特征是归类和关系具有传递性和可逆性。⑦成人思维中的逻辑结构和数学结构起源于儿童行动的一般协调,起源于儿童的归类、系列化和对应的行动。)】

“如果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那么产生这些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能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也就是说,他离开"事实"就不能进行思考。而最容易看见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机会,则是在它们以直观的形态(如在劳动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地方。”

“凡是经过这种创造性劳动训练的学生,都能自觉地避免去背诵不理解的东西。譬如尼娜和彼特里克,在代数、几何、物理课上写下一条新的公式时,他们很自然地有一种对它先想一想的需要,深入思考一下这条公式所概括的是哪些东西。这对他们来说是必要的,正像有必要用手和手指去触摸一下机器的零件和部件一样。”

“学校里不应当有任何一个毫无个性的学生,即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没有任何东西能使他激动和向往,学习数学公式也好,学习抒情诗也好,都带着同样冷淡的态度的学生。我们努力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从入学后的最初几天起,就着迷于某一样东西,就爱上一样东西,使他能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才能,使他形成一定的生活志趣。”

什么样的劳动有助于达到上述的目的

  1. 设计性质的劳动。“这项劳动的促进和发展智慧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构思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组员们不断尝试着,在各个不同的设计方案里,各种部件和零件是怎样相互作用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将会出现什么情况,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对这些问题和类似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们瞻前顾后,反复分析和对比。”
  2. 一些明显体现能量和运动的传递、转换的劳动。如上小学时我们班很多男生自制一个回路做小电灯泡,用冰糕棍自制小电风扇,很骄傲地开开关关。“选择传递和变换的方法,能发展观察力和智慧的钻研性”。
  3. 一些精细性质的劳动,“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用自己的手和自己的思想对劳动对象施加最精细的作用,那就不可能设想培养出精细的、创造性的智慧”。情感的细腻和敏感性也可以在这种精细操作中培养起来。
  4. 类似种花草、养小动物这样的劳动,其作用在于:一是自然后果。不像生活中的规则,有时候教育者一心软,就算了,过去了,而是必须观察、学习、遵循一些自然规律(这一点苏没有提)。二是这些东西每天都在生长,可以培养观察力。三是需要长时间跟踪,是一种耐心、爱心和责任心。自己的照料在对方身上很明显地体现出来,当一个人的价值在他人、他物身上体现出来的时候,这个人的自尊、自信就建立起来了。
  5. 集体性质的劳动。不限制同龄的,甚至有意将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作用可以提炼为“比学赶帮超”。“当我们在教育某一个低年级学生而遇到困难时,我们就在想:应该找哪一个高年级学生跟他去接近,哪种兴趣和爱好能够成为他们精神交往的共同基础。这是一把进行个别对待教育的钥匙,不过这个问题十分复杂,需要专文加以探讨。”

一些注意事项

  1. 劳动种类的多样化。儿童的天性喜欢各种类型的劳动活动相互交换、轮流和交错进行,不同的劳动类型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所要求的技能和操作也各不相同,就是到了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这种对多样化劳动的兴趣仍然保持着。高年级学生的劳动多样化,还是培养他们自觉地选择职业的重要条件。
  2. 劳动的经常性、不断性、普及性。
  3. 儿童劳动中要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性质(?这点不太理解)
  4. 儿童劳动的量力性。在任何劳动中,都允许有正常的疲劳,但是绝不允许过度地耗费体力和神经系统。
  5. 劳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性。我们力求把儿童在学龄初期和中期所做的一切,在他们以后的各年里,继续地发展、深化和在更加广泛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6. 劳动的创造性,脑力和体力相结合。
  7. 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相结合。人的生活中不是只有劳动,只有当他同时享受到其他的欢乐、文明宝藏和精神财富(文艺、音乐、绘画、运动、旅行)的时候,劳动的欢乐才能在他面前展开。这些精神财富能够提高人,发展他的精神的崇高品质,从而使他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创造活动的欢乐。在青年时期,人类文明的源泉在人的理智和心灵面前打开得越多,劳动就越能在更大的程度上使人变得高尚年时期,人类文明的源泉在人的理智和心灵面前打开得越多,劳动就越能在更大的程度上使人变得高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