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情怀 略带感伤

2016-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christain

因爱之名 行恶之事

昨天花了一下午+一晚上的时间,看了《夏日谋杀》,这部评论口碑不错的书,结果硬生生凌晨两点无法入睡。

当然并不是被感动的,更不是被震撼的,很可能是因为在看它上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的心绪不宁。

前几天拜读了京极的《讨厌的小说》,几天没有缓过来,U市的天气又忽冷忽热,所以毫无意外的感冒生病了(一直怀疑是吃了娘亲在外面采摘的诸多不知名“绿植”才病倒的)。

昨天稍有好转,想想恶补一下欠了的书本。

在几部书中间兜兜转转,选择了《夏日》,想着《风之影》的萨丰是西班牙人,笔墨都能如此绚丽浮华,作者身为法国人只能更甚,虽然我记忆中并没有拜读过哪位法国大师的佳作。

结果这就是头疼的由来。

虽然本文标题是写着“略带感伤”,其实是因为我今天经历其他事情,在这时这刻的感受,并不代表对书的感受。

你要问我对书是什么感受,那就是大写的“污”(最近大写出现的频率略频繁)。

故事相对线条结构简单,分别用几个人称的叙述来推进事情的发展,同样的佳作看过不少,个人觉得不如《水车馆》的行文。

一个柔弱女子,不知何种原因,知道了她的母亲,在十几年前的一天,遭受到三个男人的强暴,于是她从几岁开始,就学会利用美貌来赚取身边男人的眼球,甚至是控制他们,来达到自己复仇的目的。

她通过打探,得知了那三个人中间一个已去逝,留下了三兄弟,于是她处心积虑地试图嫁给三兄弟的老大,又不时撩拨一下老三,游刃有余的操控着兄弟间反目相杀的戏码。

另外两个人,也是通过追查,得知他们如今都成了社会上体面的人,有家庭,有事业,于是她千方百计开始接近这两个男人,用她的美貌计划诱杀之(采取毒杀的办法,毒药是她在曾经一个相好的人工作的药店里偷的)。

她瞒着母亲,还有瘫痪在家的父亲,(当然这个父亲是养父,一直照顾她和她母亲,而她是那次强暴的产物,不知道她知不知道这个事实,好像书中没有交代,只是说强暴事件发生在距离她出生8个月),独自酝酿着、实行着这个计划,独自咀嚼着复仇的滋味。

天知道她为什么要在15岁那年把养父打成残疾,可能只能用她有精神病来理解了。

然而,事情的最终结果并不是她想要的,甚至不是按照她的意志发展的,于是她崩溃了,她从不知几岁起建立的自我世界崩塌了,然后她无处躲藏,只好回到了某个安全年纪,也许是某个她记事起打定主意要复仇的年纪之前。

而爱她的无辜之人,又因为她的陷阱犯下无可挽回的大错,等待着末日审判。

我想可能作者本身也不喜欢女主,所以才会安排她最终回到了9岁的年纪,甚至是病入膏肓的精神病阶段。

也是,最后的真相,确实是她处心积虑这么多年无法接受的,她的精神疾病,也是在这么多年反复摩挲“复仇”这个事情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累积的。

我自认不是女权主义者,更对直女癌唾弃,但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作者想借此部作品向读者表达些什么。

往往坏人作恶,我们都会顺理成章同情好人,尤其是身为女人面对恶势力强暴的事件,那种负面的影响也许会伴随一生,但我很坦率地说,我无法对女主产生任何形式的同情及好感,因为她的行为让我无法理解。

如果说她接近猜火车一家是想挑拨兄弟三人因她而反目(毕竟嫌疑之一的他们的父亲已不在人世),接近木材厂和房产公司的二位是为了直接赤裸的复仇,那大可以真刀真枪的干啊。

为什么要将养父殴打致残?

又为什么对于私生活采取如此随便的态度?

又为什么要散布谣言,让钟爱自己之人手染鲜血,以身试法?(当然这一条不是没有脑子,是没有人性,而且我也知道答案。)

这些让我觉得她是一个没有智商的人,而一个没有智商的人,不配进行这样酣畅淋漓的复仇,果然,作者也是这样想的,大仇已报,但不是她这个无脑的人来完成的。

作为外来人,她在小村同时与多名男子保持性关系,公众场合穿着暴露就是为吸引目光及注意,如果西方的女权主义终极是想fuck谁就fuck,或者想让谁fuck就让谁fuck,那是女权的悲哀。

而她的母亲,一个事件的受害者,是否因为她的所作所为得到心灵的慰籍,可能恰恰相反。

她的筹谋,她的所作所为,最后竟变成了一个笑话。

也许,她本就不应该来到这个世上。

因爱之名,行恶之事,让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恶魔的影子,而不是在作恶之人身上。

作者:christain

微信公众号:八零年代的童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