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有枸
“南山有枸”出自《诗经.小雅》。
“枸”是什么呢?《本草纲目》里又把“枸”称作“枳椇”。
“枳椇”也不知道是什么吧?其实,它就是我们这儿叫作“拐枣”的一种很普通很不起眼的水果。或许,不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叫法。
为什么叫“拐枣”呢?应该是以它的形状来命名的吧?它长得弯弯拐拐,像鸡爪,像“工”字,像“万”字,甚至像变形的关节。
秋末初冬,是拐枣成熟的季节,在街上偶尔会遇到拐枣卖。每次见到,都会让我想起逝去的童年,只堪回味。
在老家,老屋门前的菜园边,有一棵拐枣树。春天长出嫩绿的叶,开出繁密的白色小花,花有浓郁香味,常引来一树的蜜蜂嗡嗡。花谢后,长出了拐枣。先是小小的,绿色的,渐渐长大成型,成熟时变成褐色。弯弯拐拐的果实上,缀着花椒般的种子。
那时候,拐枣树并不高大,童年的我常爬到树上去摘拐枣。那时候觉得拐枣是好吃的,甜甜的,略带点儿涩,尤其经霜后,涩味没有了,只剩下甜。那甜,是水果糖的甜,是童年的甜,幸福的甜。
离开老家很多年,老屋前的园子荒芜了,里面长出了一些柳树和核桃树。即便偶尔回去看看老屋,也没有走到树林中去,更不关心那棵拐枣树还在不在。
这个冬天,妈妈和姑姑回老家做客,她们去看老屋,走到门前的树林里去看,发现拐枣树还在,而且还结了拐枣。
听妈妈这么一说,不知道拐枣为何物的弟媳说想吃拐枣,我也想回去看看。于是冬日晴朗的周末,我们回了一趟老家。
穿过一棵棵叶子泛黄的柳树和核桃树,找到了我记忆中的那棵拐枣树。可是,我已经不认识它了,它不再是我童年时能爬上去摘拐枣的那棵树了。几十年的光阴,树已参天,只可仰望。
树上的拐枣已落得所剩无几,干巴巴的挂在蓝天下的枝头。地上都是落叶,落叶间有一些落下的拐枣,低矮处的小树上也挂了些。我们捡了几支落在树枝上的。弟媳尝了尝,说不好吃。我也吃了,却不再是童年的味道。
颜真卿有诗云:“巢鸟来枳椇”。
树上的拐枣,就留给鸟儿吧。它们,不会离开故乡。树木和鸟儿,才是故乡的守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