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笛相伴
每月单位要值班一周,其中要在单位睡2天,今晚我住。昨天几个朋友聚餐,酒甚多,一岁年纪一岁人,今天一天都难恢复体力,笛子带到单位了,也难拿起来。心还是向往之,,一人在办公室,也只能想想、写写罢了。
我没有音乐细胞,记得到了初中上音乐课,一节课下来一支歌曲也难学会,从学习成绩我也知道,智力本就差人一些。但同样具有常人喜好师旷之乐,子都之美,易牙之美味的本性。上了中专,毕业是包分配工作的,学习任务就不是很重了,生活也轻松、多样了,便开始跟班上同学学起了吹笛子、竹箫、口琴等乐器,五花八门。周末吹,课间吹,有时候上课,看老师没来也偷偷的吹,兴趣好大,忙的不亦乐乎。参加工作后再也没有碰过笛子,一门心思都在工作上。2017年受到纪律处分、免职处理后,基本上一直在玩,到了2019年,真的觉得太无聊了,当时想辞职出来自己干点什么,静下来真去想了,才发现自己毫无本事,真的自己什么也干不了,什么也不会干,找不到出路,唯一能做的,可以养家糊口的,就是能够在工地上做个小工,仅此而已。打消干事创业的念头吧,老老实实留在体制内,自己给自己找些乐趣。学二胡要“千日”,太难。学钢琴,成本高,投资不起。选择笛子吧,自己还有一点基础。说干就干,买来了笛子、书,基本每日不间断,一直坚持到现在。
虽然笛子吹的不怎么样,但完全靠自己不断的积累知识,反复的摸索,不停的练习,期间充满酸甜苦辣,回味一路走来,甚是甘甜可口。
不负青春。我现在歌谱怎么记也背不下来,倒是30年前在学校的时候吹笛子的歌谱,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渴望》《妈妈的吻》等等还记得。夫子说,吾十五有志于学,不负青春不负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古人总结得好,知道了最好的学习时光是青年,年轻的时候学习基础打好了,打牢了,受用一辈子。
贵在坚持。虽然中专的时候学过笛子,但已是30年前的事情了,忘记的差不多了。2019年4月买来了笛子和书,开始一个孔、一个孔练习“1.2.3.4.5.6.7”,起初,手是僵硬的,不听使唤的,肚子里没有气,嘴也对不准孔。我知道万事开头难,我很信仰朱熹说的“事上练”,信仰夫子说的“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只要自己坚持,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基本做到每天练习一个多小时,从不间断,功夫不会辜负有心人,到了2019年底,夫人说,“我能听懂你吹的是什么曲子了”,2020年可以发抖音了,2021年可以到杭州高铁站去现场直播了。
忍受寂寞。想做是简单的,去做是勇敢的,做下去是要毅力的。记得那伙,入门那一定是苦涩的,与婴儿不会说话,但又想说的那种欲望相比恰恰相反,这是一种被动的,强迫的。刚学会一点,哪怕在别人眼里是鄙视的,就好比婴儿刚学会说话,哪怕是呀呀呀,在自己听来也是最美妙的乐曲。自己感觉到有进步,那就是坚持的动力。就在这种进步中坚持。有喜悦就有悲伤,当你感觉到喜悦发自有进步之后,马上就会觉得还很不够,那是定时悲伤的,又开始追求一个新的高度。如何突破遇到的一个个瓶颈,继续下可功夫练习是唯一途经。夫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你用功到了一个层级,但就是不能突破这一层级,最好的办法是看看书本知识、视频,或者请教老师,一点就破,必会通达。
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要明确目的,吹笛子只为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生活,不要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耕也傫在其中矣”,努力去做也不是一定会有成果的,但“学,禄在其中矣”,一定是有收获的。
已是晚上10点多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