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宁财务思维课》笔记(二)
利润革命:近似的正确好过精确的错误 (15/100)
会计利润是怎么算的呢?
就是收入减去所有看得见的成本。
比如麦当劳卖一个汉堡15块钱,做这个汉堡用的牛肉、生菜这些原料,还有管理费等这些成本一共10块钱,那么麦当劳在这个汉堡上的会计利润就是5块钱。
这样衡量利润有什么问题?
这个利润只衡量了盈利水平,却不能衡量盈利能力。因为它忽略了投资的一个重要隐形成本,那就是资金的机会成本。
一般来说,每个人的投资选择不会只有一个。当你决定投资一个项目的时候,其实你放弃了其他项目能给你带来的收益。
回到开头麦当劳的例子。你选择投资麦当劳的时候,你实际上放弃了投资肯德基赚1500块的机会。
所以要判断麦当劳是不是真给你赚钱了,你得减去肯德基的利润。只有当麦当劳的利润超过肯德基时,才是真正给你赚了钱,或者说给你创造了价值。
你现在明白为什么开头财务高手说,麦当劳给你亏了500块吧。
会计利润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考虑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会计利润是和谁比的呢?和“零”这个基准线,只要大于零,会计利润认为就是在给股东创造价值。
正确的比较“基准线”,应该是投资人在其他类似项目上能够获得的收益,也就是把钱投资给你的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资金的机会成本
就是当你做一个决策时,所放弃其他选择中价值最高的那个。
机会成本是会变化的。同一种资源在某些情况下是机会成本,在另一些情况下就变成沉没成本了。
现实当中,一家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也是很难精准界定的。我们怎么知道麦当劳投资人的资金机会成本是多少?难道每个投资人都有机会投资肯德基吗?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不应该考虑资金的机会成本呢?
巴菲特说过一句话我很欣赏,他说,“近似的正确好过精确的错误”。
这也是财务发展的一个思维,小步迭代式进步。尽管度量上还不够精准,但是大家已经意识到“经济利润”在衡量价值创造上,仍然是比“会计利润”更好的指标。
事实上,可口可乐、IBM这些世界500强企业早已转向了用经济利润来考核管理层。
咱们国家央企从2006年以后也做了这个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