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旅行】徜徉在诗意的含混之中——论诗歌教学中词语的含混艺术(

2019-06-23  本文已影响0人  野径绿潭

[摘要]诗歌中词语的含混,是诗歌蕴藉的重要方面。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体味词语的审美意味,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词语的含混之美,主要源于义项的兼容并蓄、语境的互补共鸣、化用的沾染渍透和审美的召唤导向。

[关键词]  含混  义项  语境  化用  审美习惯

繁星璨灿,诗歌词语凝炼而精粹,那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词语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义,这种“一”中生“多”的现象,被称为含混。遵循含混艺术规律进行诗歌教学,深味诗词词语意味,是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诗歌含混艺术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清代姚鼐说:“文章之精妙不出字句声色之间,舍此便无可窥寻矣。”下面,笔者就诗歌教学中对诗词含混的实践研究,来窥寻诗歌含混艺术之美。

一、义项的兼容并蓄

诗词中特定词语的意味,往往并不单指向字典义中“那一个”义项,或“那一个”义项在语境中萌生的新意,而是这个词语所具有的某些义项同融共济,在这个特定语境中共同孕育出的新的意味,而这个新意味,往往具有多向性。

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有句“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那么“盈”字怎么理解呢?“盈”是满的意思呢,还是形容手很清秀白素呢,还是指赠的动作富有轻盈的美感呢?似乎都可以,想想,确实也都可以。再如李璟《浣溪沙》“细雨梦回鸡塞远”,何言“远”?“远”有“距离长”“时间长”“深远”等义项,我们很容易体味到空间上的意义,即表明思女距戍守边塞的爱人遥远,但时间上的意味,即表明思妇与爱人分离已久远,很多师生却忽视了,而这点对理解“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和“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由此我们可以更深些体味思妇情感上思念之苦:迷蒙的细雨,迷蒙的氛围,迷离的梦幻,迷离的相思,自是“小楼吹彻玉笙寒”了。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并非词语的所有义项都具有孕育新意味的资格,一定要结合语境,于情于理加以辨别。如温庭筠《菩萨蛮》中有句“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的“春梦”,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三个义项:“与爱情有关的好梦”;“一般的春日之梦”;“比喻世事无常,繁华易逝。”诗句中这前两种意思似乎都有些。“巧笑”少女,春心荡漾,心有所向,风神婉媚,第一种意思很有生活气息;“新社”“清明”做的梦,自然是春梦了。但这第三种意思恐怕女子难以承受其重,与语境也极不相符了。

词语理解上的模糊性,使我们的理解暂且受挫,然而,当我们在多种理解之间游离不止时,我们不由顿悟:这诗多美啊。在教学中,对词语的概念化和单一性理解,怎么能够使学生产生审美的幸福的震颤呢?然而这样的现象却是比较普遍的。

二、语境的互补共鸣

此处指的语境,主要指“内部环境”,即词语所在的上下文,即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上下篇等,也就是语言自身所构成的环境条件。语境对词语的意味起着限制作用或解释作用,诗中诸多词语具有相互制肘相通贯通的关系;反过来,词语的意味也使语境的蕴藉更为丰韵多姿。

如李颀《送魏万之京》中有句“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为什么写“微霜”?结合语境,我们不难知道,“微霜”不光是写景,也在写时间,“昨夜”是秋意已深之时的昨夜。但结合语境,我们还可以追觅:“微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离歌”影响。离歌是悲凄的,而“霜”呢,又从触觉上给人以凉意,从视觉上又给人以冷色感,二者在“愁”字上是相贯通的,也正应了“鸿雁不堪愁里听”之“愁”。

然而,有些词语的理解就是在结合语境时,也不能确定其意,然而这也正是诗词的美感魁力。如韦庄《菩萨蛮》名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为何“断肠”?第一种,江南景好人好,太值得留恋了,年轻时不要回乡,否则会苦苦思恋的;第二种,词人避乱江南,由眼前江南之好,思及家乡战乱纷争狼籍一片的景象,不由感慨万千,是对战争的厌恶,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两种意味都切合语境,都中情中理。再如温庭筠《商山早行》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之“人迹”,教学中也生成了两种意味:第一种,早起踏上行程之人,走过板桥,留下足印车马印,征铎之声渐渐模糊;第二种,当早起征人来到板桥时,看到霜地上已遗有行人足迹,人迹不断延伸向远方。两种意味透出一个更大的意味来:“商山早行”,是“我”之“早”呢,还是有“早”于“我”之人呢?

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略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归一旨,脱离了语境的真正理解,就会使词语的意味幻化成飘忽忽的绚丽泡沫。

三、化用的沾染渍透

化用典故或诗词,是诗词很常见的修辞。对化用而成的词语,就往往自然地渍透着原出处的语境意味。

化用的词语有的较容易辨别,更方便的是课本注释中做了解释,并注明了原出处,有些词就显得较为隐晦,虽有注释,但仍要引导学生细细琢磨才成。前者如晏殊《破阵子·春景》“巧笑东邻女伴”之“巧笑”,课本(指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注释为:“美好的笑。语出《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后者如欧阳修《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 中之“风暖”一词,即引出南朝梁江淹《别赋》的“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一句。《别赋》中的“风暖”特指“闺中”处的,因此,《踏莎行》之“风暖”,就不仅单指眼前春景中的风暖了,而且还蕴藏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忆及思妇。上片主要写行人离愁,而下片写思妇念行人,上片中出现“风暖”二字,也为下片内容埋下了伏笔。后者再如韦庄《菩萨蛮》“垆边人似月”之“垆边人”, 若因古时当垆卖酒的多是女子,就单纯地解释为“卖酒的女子”,那实在是大煞风景的。我们不能忽视课本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课本注释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妻卓文君长得很美,曾当垆卖酒:‘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所以,这卖酒女子应是美貌女子才理解得够味。事实上,除了卓文君当垆卖过酒,貌如花的胡姬,也“当垆笑春风”(李白诗)。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化用课本都做了注释。这些词语了无痕迹地融化在了诗词中,教学中教师若不做相应的引导,学生不易涵其深的。如赵嘏《长安晚秋》中有“空戴南冠学楚囚”的句子,怎么理解?诗中“紫艳半开篱菊静”一句之“篱菊”,恰恰暗含了这样的信息。“篱菊”何来?不难联想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由此可确定诗人是想过一种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啊。再如温庭筠词《菩萨蛮》中有“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的诗句,而“双双金鹧鸪”堪称打开全词的金钥匙。只见“双双”就匆匆认定诗中女子的孤寂,只得三分味,七分未竟。这七分意味,源于“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这是鹧鸪在古诗词的特定内涵。课本上对“鹧鸪”没注释,但教师要补充引导才成。

有些词语,特别是表达传统意象的词语,其意味是文化积淀从而约定俗成的,是中华文化审美心理的特定产物,所以,在诗歌教学中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掌握、积累这些词语。除了上文中提及的“鹧鸪”外,比如:“望月”,就多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长亭”,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闻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双鲤”代指书信;“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南冠”指囚犯……

体味化用成的词语,学生有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激活相应的知情意,广泛地批判性吸纳已有成果,特别是对课本注释的充分运用,精细化备课,才能引导学生“慢慢走,欣赏啊”,才能和学生一起“于无声处听惊雷”。

四、审美的召唤导向

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含蓄蕴藉,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在鉴别词语时就应发扬这一文化秉赋,在教学中让学生秉承这一审美精神。

如温庭筠《菩萨蛮》首句“小山重叠金明灭”,课本注解围绕“小山”,给出了三种理解:第一种说,绘有山形图画的屏风重重掩隔着闺房,阳光照在屏风上金光闪闪;第二种说,女子山形的发髻隆起,而头上插戴的饰金小梳子重叠闪烁;第三种说,女子眉毛弯弯,而额上涂成梅花图案的额黄有所脱落而或明或暗。课本上三种解释是并列的,似乎应该说都能自圆其说,而编者不偏不倚或说莫衷一是。不能否认,第二、三种正好顺承“鬓云欲度香腮雪”,使语言流贯连贯,但是,我认为,第一种似乎更符合中国古典诗词的含蓄品格。我意识到了,但怎样让学生自己领会到呢?我忽然想起课文《江南冬景》 “冬雨寒村”中的那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那中间的“杂木树林”,把窗和远阜之间的空旷用些随意的“杂”木填一填,避免了单一,闲来之笔,雅趣十足;闲来之境,风味独特。这句集中体现了中国诗画中“隔”的艺术,这我和学生体味过。当我把这句写在黑板上时,不少学生已经意识到,如果从“隔”的艺术来看,第一种理解更好。为什么?中华民族审美具有含蓄的特征,本诗若一开始就写人家闺房女子头啊脸啊眉啊,实在轻薄不礼,含蓄美也荡然无存。

学生能体会到这儿,似乎行了,但我觉得火候还不够,所以就将宗白华《美学散步》在“中国诗画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意识”中引用的诗词拈来,供学生体验: “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汀草涨痕添”(李方叔)和 “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风雨里,过清明” (李商隐)。最后,我提醒学生,再去我们苏州园林游玩时,要留心发现、细心领略这种传统艺术。由此诗推及彼诗,由诗词推及生活,目的就是促进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审美能力。

朱自清先生在《诗多义举例》认为:“多义并非有义必取,搜寻不妨广,取舍却须严;不然,就容易犯我们历来解诗诸家‘断章取义’的毛病”,又说:“我们广求多义,却全以‘切全’为准;必须亲切,必须贯通上下文或全篇的才算数。”所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当我们与学生一起徜徉于诗歌词语的含混之美时,还需仔细审视是否犯了“断章取义”的毛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