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科普——水垢
文|小F科普说
水垢,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水壶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内壁就会附着一层白色的硬物,这就是水垢。
大家都知道水壶内壁出现水垢之后,用水壶烧水就容易出现意外,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水垢又该用什么方法除去呢?
就让小F带大家一起看看吧!
水垢(Water scale)是指天然水中的杂质在锅炉汽锅内表面不断附着积累而形成的结晶体,一般呈白色或黄白色。 水垢又称水碱、水锈,主要成分有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钙、硫酸镁、氯化钙、氯化镁等。水垢的导热能力很差,锅炉内水垢过厚则会导致锅炉效率降低,重则会引起锅炉爆管造成锅炉事故。
高温状态下,含有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由于水的蒸发而析出,水中的碳酸根会与钙、镁等离子相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碳酸镁,也就是水碱。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浓缩,水碱含量不断增加,以达到饱和后就形成了水垢。
(1)按化学成分分类,水垢可分为碳酸盐水垢、硫酸盐水垢、硅酸盐水垢和混合水垢等。碳酸盐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镁;硫酸盐水垢和硅酸盐水垢的主要成分各为硫酸钙及硅酸化合物;混合水垢则多为以上三种水垢的混合物。
(2)按物理性质分类,水垢有牢固粘结在锅筒壁及管壁上的水垢和质地疏松易于脱落的沉渣两种。
那么水垢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1)水垢导热性很差,会导致受热面传热情况恶化,从而浪费燃料或电力。
(2)水垢如果附着在热力设备受热面上时都将危及热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因为水垢的导热性很差,妨碍传热。使炉管从火焰侧吸收的热量不能很好地传递给水,炉管冷却受到影响,这样壁温升高,造成炉管鼓包,引起爆管。
(3)水垢胶结时,也常常会附着大量重金属离子,如果该容器用于盛装饮用水,会有重金属离子过多溶于饮水的风险。
(4)水垢碎片进入胃中会与盐酸反应,释放出钙镁离子和二氧化碳,前者是结石形成的必要物质。后者则会使人胀气、难受,胃溃疡病人还可能发生胃穿孔的危险。
既然水垢危害这么大,那么应该怎么样去除它呢?
上面已经提到了,水垢的主要成分是各种金属盐结晶,那么从这一方面着手,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小妙招呢?
其实,生活中正是有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可以说是水垢的克星了,它就是——食醋。
食醋可以和水垢中的碳酸盐等反应,从而破坏水垢的内部结构,达到让水垢脱落的目的。
具体操作如下:
1.将有水垢的容器倒入食用醋,将容器拿起来摇晃,让有水垢的地方被食醋浸泡。
2.多摇晃几次,把容器放置20分钟左右,20分钟后可以发现水垢已经开始脱落。
3.将温水倒入容器中,淹过有水垢的地方,浸泡半小时左右,时间越长效果越佳,将容器清洗干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