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美食
手机天天接到高温橙色预警信息,作为长期生活在火炉中的长沙人来说,是吓不倒的,好象还多了些吃喝玩乐理由:天气这么热,吃点好的开开胃,降降火,去去湿,于是大街上,大树下,河边上壮观的大排档,总是坐满了积极养生的人们。加上孩子们放暑假在家,更是得想着法儿弄点好吃的。
我童年的夏天,也总和食物有关。
首先是绿豆粥,母亲熬的绿豆粥。七月份,进入双抢时节,家里的农活要和邻里兑工赶季节。上下邻居除了比一比谁家田里的收成好以外,还会暗中比比谁家的伙食好。一天的农活,除了三餐正餐外,上午和下午都安排茶歇。夏天日子长,早七点开工,晚七点收工。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大伙儿就要休息,喝茶,吃点东西补充点能量,主家有会准备好包子,各式点心。我家双抢时节必备绿豆粥。母亲事先将绿豆和大米用井水泡两小时,淘好加水再上煤炉。水开了,封火门。大约过半小时,绿豆皮全炸开,浮上来,慢慢把绿色的皮撇掉。再搅动,再熬。母亲认为绿豆沙口感比不上绿豆粥,加点儿大米的绿豆粥,口感更软更糯。直到锅中的绿豆和大米开花,到分不清绿豆和大米,这锅绿豆粥才算好。提起锅,放井水盆过凉。开食时,加勺白糖,搅动,送入口中,身上纠结的暑气顿时化解。不过,粥煮的最好,父亲是不大爱的。父亲说,儿时少粮,喝粥喝得太多,总吃不饱。有次不小心打翻一碗粥,急得哇哇大哭,边哭边趴在地上,想着有什么办法把那碗粥捡起来。也正因为如此,只有家里有农事时,妈妈才会秀一下她的手艺,平时,家里极少熬粥,和父亲记忆里的粥不同,我记忆里的粥是收获,是乡情,更是亲情。
夏天的美食夏天还有一样让湖南人消暑的食物:酸菜,宁乡人叫作浸菜。每家都有。井水烧开,放凉,进坛,加盐,萝卜,藠头,青辣椒,红辣椒,生姜,洗干净,晾干,进坛。坛沿口放水密封,待坛沿里的水往外冒气泡,闻到有酸香味了,即可开坛取食,里面的食材吃完又加,越陈的酸菜坛,越香。夏天的酸菜坛子是乡人重要的消暑法器。傍晚时分,从园子摘几条翠绿的黄瓜,洗清晾干,折断,放进坛子,到第二天中午就必须取出来,否则太酸。吃的时候,撒点儿甘草粉,韵味悠长。牙齿好的,可以挑战年前入坛的萝卜。酸菜入口,全身打个激灵,看你凉不凉快。母亲夏天从地里忙完,酷热难耐之际,会唤我,“妹子,帮我到坛子夹点浸菜出来,太热啦。”我就赶快取个大碗,夹出隔夜泡的黄瓜,藠头要久泡才能熟,否则太辣,不能入口。这些酸菜,还可用来做一道宁乡人最爱吃心菜——浸菜炒伏叫鸡。听说可以帮小男孩拔高,能否长高无从考证,但确实成了许多宁乡人夏天的期待和念想。我家的小男孩吃过外婆做的这道菜后,念念不忘。一个夏天,儿子和侄女大力动员我在家起个酸菜坛子。正好阳台上有个空的玻璃坛子,说干就干。一周后,围着坛子转了一周的儿子和侄女,打开坛子,捂上了鼻子。两个人在我的压制下,抬着发了臭的坛子下了楼。后来,同事姐姐帮我做了一个酸菜坛子,我小心翼翼的养着,象带个宠物一样。我想,给到家里桌子上的菜,和菜市场买的,和饭店里点的的,总得有一点儿不一样。
夏天的中午气温太高,不适合农事。邻居们会在中午小憩一会儿后,相互打个“哦呵”约起来,或者聊天,或者打升级,或者开个零食Party。母亲还爱做南瓜桐子叶粑粑。夏天地里结的南瓜多,选一个甜度比较好的,削皮,柴火灶上煮熟,和上梗米粉,用事先己摘好洗干净的桐子叶包好。大锅下加水,中间架蒸笼隔,隔上再放包好的桐子叶粑粑。盖锅盖,大火烧。屋子里的人,有的搂柴火,有的烧火,有的包粑粑,边干活,边聊天边讲笑话。不知过多久,妈妈说可以了,大家就围着大灶,在一众人的注目礼之中,热气腾腾的大锅中央,露出了长胖了南瓜粑粑。稍凉后,妈妈将桐子叶粑粑分到大家的手中。在桐子叶的清香与南瓜的沁甜中,在大家的欢笑声中,早己忘了夏日的酷热与难耐。
儿时的我,很少能用心去体会父母人生中的欢乐,直到自己为人母,才觉察到,母亲看到我们美滋滋的吃着她做的食物时,就是一种极大的满足与幸福。如此想来,幸好,我的样子,极大的给到了我母亲以幸福。
为人儿女,可给到父母的幸福其实很少很少,那么在母亲为你端上她费心费力做的食物时,请深情地来一句:“哇,妈妈,太好吃了。”
夏天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