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让习作充满动力 ——习作六《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反

2020-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I李会娟

        2020年4月28日星期二,我进行了习作六《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教学,教学之后有一些感受萦绕在心头,但却说不出是哪里出了问题。下午,无意翻看杂志,在2020年第3期《小学教学设计》中发现了一篇胡晓燕的同课教学《通过事例或行为,让人物特点亮起来》,两篇教案参考,发现胡老师的教学设计中的一些设计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我与胡老师不谋而合的地方:

        第一,在对这节课的定位上:让学生找出身边的人有什么特点,这是本次习作的关键,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不高,所以,我遵循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规律,引导其联系生活经验,唤醒学生对印象深刻的、觉得有趣的人物的感知和评价。再通过分类与讨论,把表示特点的词语和人物建立联系。然后,借助教材的“泡泡语”,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方面的习作思维路径:一是通过一件事把人物特点表现出来。二是通过不同的行为表现把人物特点表现出来,二是通过不同的行为表现把人物特点写出来,由说到写,为后面的写话奠定基础。

        第二,分享习作,评价修改。“教、学、评”要一致,学生才不会学的糊里糊涂。思维方式和习作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如何写”的问题,精准的评价同样能引导学生学会习作。

        胡老师的课让我值得学习的是:

        第一,创设真实语境,激发表达兴趣。胡老师创设的语境是推荐身边的同学参加评选“风采少年”奖,贴近学生真实生活。想成为颁奖小嘉宾更是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把学生从“要我写”带入到“我要写”的情境中。

        第二,选择写作思路,尝试写出特点。写清楚人物特点是本次习作要攻克的难关,仅仅知道思维路径是不够的。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人物特点?胡老师主要运用了“问题提示法”,利用语境中的“风采少年”推荐表,出示两篇不同写作方式的例文,在通过提问,搭建习作支架,让学生在倾听与追问、阅读与思考、交流与碰撞中层层递进,开拓习作思路,探索出“如何表现人物特点”的习作密码,较好地解决了“怎么写人物特点”这个难题。在习作环节中,胡老师再次用推荐表这个学习工具作为学生习作的学习单,让学生学方法、用方法,做到“学用一致”。

        第三,分享习作,评价修改表格化,明晰化。推荐表是胡老师这节课重要的学习工具,各个栏目的设置能将习作目标逐一落实,还能引导学生分享交流、评价修改。这个过程,是学生真实经历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

        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就是应该这样,不仅应该让学生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会使用学到的知识。这是这节课的最值得我反思与学习的地方,也是以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