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
2019-04-14 本文已影响14人
心然517
之前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很喜欢说:都可以,随便的人,现在却不太赞赏这样的态度。
这样说到底是因为真的没什么想法还是为了迎合别人的需求而做出的妥协?在这样做的时候,是真的无所谓吗?还是由于压抑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多多少少心里有些不适?
一些小事上确实无需计较,但是如果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就值得深思和反省。
且不说经常这样做会给你塑造一种没主见没想法的外在形象,长此以往,大家潜意识里都认为你的意见并不重要。最后甚至直接忽略你的需求和渴望。
根源在于你自己也不重视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因而在你的身边都笼罩了这样的氛围和气场,我无所谓,不用管我。
自我察觉和自我表达是一种能力,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在这方面很早就得到了锻炼,周边的人为他树立了榜样。而且养育者也懂得引导他们察觉自己内心的想法,也能及时对他们的情绪给与适时的反馈,并鼓励他们坦诚的倾诉。
输在起跑线上的人也不需懊恼,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时,需做的事情是做出改变。
我们一路这样走着,沾染了一些习惯,建立了一些理念。过些时候,我们回首,又开始觉得过去的种种那么的不合时宜。于是,我们开始进行破坏和重塑。
有态度并不意味着固执己见,它意味着你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