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管经验 无问西东

2019-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绵绵雨丝

大年初一的午后,有淡淡的阳光,温暖和煦。

新年的起点,想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去非遗馆。看戏。

平常冷冷清清的演艺场,挤挤攘攘满是人,六七十岁的老人居多。

既来之则安之,没找到座位,就站在后排看。

其实,我并不懂戏,以至于第一场不知道唱的是哪一出,只是感觉有点越剧的味道。

两位演员的演技算不上高超,不过演得很投入。

第二场开始时,听到边上的老人说唱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仔细一听,听出几句《十八相送》里的唱词。

“哇,这个演梁山伯的,唱得真是好啊!”一边的老阿姨不由地哼唧哼唧跟着唱起来,“从来喜鹊报喜讯,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嗯,祝英台唱得也好听的!”前排有个老爷爷称赞道,说着他便跟着节拍晃动起身子。

“哎哟,美娟啊,今朝你上台唱戏啦?”人群向左后方微微挤动,原来是刚唱完戏的演员到场下来看望老姐妹了。

穿着艳黄绣花大褂的演员被一圈老姐妹围了起来。

“你穿这么点冷不冷?”

“你啥辰光学唱戏了啊?”

“你这身衣服真好看,哪里弄来的?”

那位演员忙不迭回答姐妹的提问,脸上满是皱纹,笑容却特别生动。

“你看,你看,这个领唱的肯定七十多岁啦!她唱的时候显得很年轻。”

“是哦,老年人唱唱戏,有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做,心态特别好。”

两个年轻妈妈边看边闲聊起来。

“伴舞的那几个,穿着旗袍特别神气!”

“是啊,她们经常在训练,气质真好!”

我想起七十多岁的黄老师,每次见到她都兴高采烈地说自己在忙着写剧本,忙着上哪儿哪儿演戏,说这些的时候,她的眼睛特别亮,花白头发下的眼睛特别漂亮。有一次,她给我看扎两只羊角辫扮小女孩的剧照,到现在我还记得她当时的得意样儿。

“雪宝,你也来看戏啦,来,你坐,你坐。”

“杏芬,我们看完戏去凤凰湖哦,我带你去。”

期间,不时传出这样的招呼声。

“好!好!唱得好!”一阵掌声传开来,穿一身黑色绣花旗袍的老阿姨谢幕退场。

人们纷纷站起来往外挪步。

我惊诧于自己头一回耐下性子听唱戏,环境嘈杂,好像也无妨,感觉还是挺舒服的。

新年第一天的收获:发觉自己开始生长“只管经验,无问西东”的定力了。

只管经验 无问西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