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故事

我的心理咨询故事24||被父母安排了22年,我是如何挣脱出来的?

2020-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HSL心理咨询

1.

我从0岁到22岁,也就是从出生到大学本科,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眼皮底下。父母是知识分子,在我读书期间,就不断地为我设定各种人生道路:不许读什么专业,一定要读研究生,不许尝试哪种兼职,一定要考公务员。

哪怕是在读大学住在学校,我也经常因为各种原因而跑回家。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增加,我开始明白我跟父母的关系太近了:物理距离上近,心理距离上也近。

如果我要独立自主,我就必须创造条件主动逃离这种“被安排”的状态,于是我在研究生考试填报志愿的时候,毅然决然地报了另一个省份的学校,希望通过物理距离的分开来为自己争取一点呼吸的空间。

我也做到了。于是我从22岁开始,正式体会到了什么叫“鞭长莫及”,哪怕父母再想安排我的生活,我也有空间说“不”了。

虽然距离上远离了,可我的内心仍然惴惴不安。每周跟父母的电话里,我总感觉内心在拼命压住很多往外冒的情绪,就像用一个高压锅盖紧紧地盖住锅里沸腾的水。

2.

研究生期间的实习,让我有了经济收入。我也开始了解心理咨询,知道那是一个安全的环境,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我可以坦诚地面对内心,可以释放我快要压不住的感受,也可以获得反思,去看看自己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生活。

于是我鼓起勇气,开始进行心理咨询。在与咨询师的谈话里,我一点一点梳理自己内心对于父母的感受。

我发现我讨厌他们对我的约束,但同时我喜欢甚至享受父母给予的照顾。

我也逐渐看到我和他们关系的全貌,我们关系的紧密,就像一出“子女与父母的合谋”,父母对我的大大小小的要求,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配合的,并没有坚定地提出质疑或者在行为上做出反抗。

我的内心好像也在扮演一个需要听父母话的小孩,不敢把自己当作是有力量的成年人来看待,不敢承担自己选择的结果。

3.

我的咨询师在帮助我看到这些的同时,也肯定了我有资源的部分,那就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顾家人的反对为自己选择了去外省读研究生。

这是我第一次为自己做重大的人生决定,我有过纠结和矛盾,一方面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考上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另一方面不确定我能不能适应没有父母近距离庇佑的生活。

我跟父母谈论了这些担忧,他们一开始也劝我留下来,选择本校的研究生,这是一条更安全的路。

可当我已经着手开始准备起心仪学校的考试,表现出坚定,也不断跟他们说我愿意承担考不上的风险时,他们就不再劝说我了,安静地看着我一点一点往目标迈进。

在咨询室里谈起这些,我突然鼻头一酸,眼泪就开始掉下来。

我觉得那个时候的自己好像一位年轻的船长准备扬帆起航,离开温暖的避风港,去经历雨打风霜。

复杂的内心装了好多混沌不清的情绪,期待的、不舍的、激动的、害怕的、高兴的、难过的…… 我终于要走出那个抚养我长大的家庭,踏上新的人生之路。

4.

咨询师说“子女和父母的分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到外省念研究生只是属于我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开始明白,跟父母的分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父母心里的矛盾,并不比我的纠结更少,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

而我,可以去接纳心理的冲突,想重新靠近父母和想独立自主闯荡,都是我的愿望,我可以去平衡,去选择,只要能比较清醒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也愿意承受选择的结果,那我就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是无疑是成熟的表现。

直到现在,我已经做了3年的心理咨询,我也从学生,正式成为了职场人。每周一次的咨询时间里,我学会认真看一看心里发生了什么,那些平时因为忙碌或者压抑而无法出现的感受,会在这里冒出头来,跟我打个招呼,告诉我一些事情。

了解自己是一件值得花一辈子去做的事情,我想终有一天我会跟咨询师分离,就像跟我的父母分离一样,我会带着很多收获,继续探索自己,探索新的人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