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观后感。

2018-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涂西抹

电影《狩猎》。

一个离了婚的善良男人,被冤枉性侵儿童,法院证明了他的清白,但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依然对他怀有偏见,他开始振作起来,不解释不争辩,昂头挺胸,无所畏惧的生活。


男主是小镇幼儿园的教师,一个小女孩在园长面前撒了一个谎,说遭到男主性侵。

园长就将此事告之所有家长、老师,搞的人尽皆知,不给男主一丝解释的机会。

警察的询问是诱导式的,诱导小孩往他们认为的事实回答。


园长的偏见先入为主的给大家制造了男主性侵儿童的“事实”,尽管女孩多次表示,她只是胡说而已,男主并没有碰过她。

但已经没有人相信了,人们已经被所谓的“事实”占据了头脑,事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要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表明自己对此行径的鄙视,自己是多么道德高尚多么有爱。

他们拒绝听他的任何解释,哪怕是发小,他们拒绝男主和他的儿子到超市购物,把他的爱狗芬尼杀死扔在他家门口,无辜的儿子也被他们当作瘟神一般离得远远的。


人天然带有社会属性,若是在采集狩猎时代,一个人如果被族群排斥,他是会死的。放到现在,被群体性排斥,也是件可怕的事情。

这个故事中,大部分人都被愤怒的情绪和先入为主的偏见所淹没。

男主在这个小镇长大,周围其实都是认识很多年的人啊。一个人的偏见导致一群人的偏见,一群人的偏见导致群体性的排斥。

罗胖有期节目叫《庸众的迫害》,讲的就是图灵之死。艾伦 图灵是一位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他就是被群体性偏见害死的,因为他是个同性恋者,在那个年代,整个社会都不会接纳,他只有自杀。


一件事情往往是有多个维度多个层面,旁人很难看到事情的全景,又怎么能够轻易的下结论,轻易的表达愤怒呢。

凡事多一份淡定和理性,让子弹多飞一会儿,避免用自己的爱心和道德感去迫害一个好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