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史海沉钩】从奇形怪状到方圆一统

2018-07-03  本文已影响651人  北辰王宥先
个人收藏的部分古钱币
      殖货流通,百业以兴。古泉集藏,在真与精。铜山療贫,吴邓遗恨;取舍有道,管鲍分金。

近些年随着古币收藏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发现商机,纷纷开始投资与炒作。但收藏界一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造假翻砂工艺与时俱进,造成了古玩市场“十物九伪”的现象。

笔者也是一名古泉爱好者,但自诩财力眼力有限,至今手中大多仍是“通货”,比起钱币本身,更吸引我的,是古泉背后的历史,兴衰沉浮,尽在一方一圆之中。今天,不妨跟大家简单聊聊古泉与王朝更替的潜在关系。

古泉一词的由来

说到古泉,泉友们皆知乃古币的之雅称。这其中还有一则故事。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改国号为“新”,将始皇帝金人十二,融了八个,用来铸造钱币。因西汉通用五铢钱(唐之前的货币为计重单位),而“刘”字以金为旁,为避西姓氏,故”改“钱”为“泉” ,自以为高枕无忧。 

货泉(王莽新朝)

殊不知兴亡有数,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王莽在位十一年,因其铸造钱币皆为虚值大钱(面值远大于货币本身价值),发行“六泉十布”,意在敛财,又加之残暴不仁,以至于天下义军响应,后为高祖旁系子孙刘秀夺回天下,史称汉光武帝。王莽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本不足惜。但有趣的是,他为避讳刘字而改“钱”为“泉”,发行“货泉”,却不曾想到,“货泉”二字拆开,正是“白水真人”四字(可参照上图),而光武帝刘秀,正是白水县人。

值得一提的是,王莽所铸的货币虽为虚值大钱,但工艺精美,颇具艺术价值,成为后世争相收藏的名品。其中一种名为“金错刀”(一刀平五千)的古币更是为藏家追捧,自古就有梅尧臣以金错刀下酒的趣谈。

一刀平五千(王莽新朝)
“从千奇百怪到方圆一统”

关于货币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商代。而最早的货币,众所周知,正是再普通不过的海贝。但商周地处中原,交通不便,故而海贝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珍宝。这也就是为何与钱财有关的,无论“贵贱赢赚”等字,都与贝有关。

“贝”用作商品交换的媒介后,人们将它称之为“货贝”。货贝在古代称之为“朋”。古代以“朋”作为货币的单位。《周易·损》:“十朋之龟。”其意思是:用十朋钱换回的一只乌龟。《诗·小雅·菁菁者莪》:“既见君子,赐我百朋。”有人对此有不同的说法,认为五贝为系,二系为一朋。从甲骨文和金文来看,二系为一朋与字形较合。“朋”由一串紧密相联的货贝组成,以此喻指从同一老师读书而且关系密切的同学叫“朋”。

商周骨贝

东周时期,随着周王室与各诸侯血缘纽带的疏远,各诸侯纷纷各自为政,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故而逐渐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货币体系。正如百家争鸣一般,大致分为四大币区,现简述如下:

1.三晋地区(赵魏韩)

三晋流域多以农业为主,主要使用布币,而布币的形制便起源于农具铲布。

魏安阳布(战国)

2.中原地区

以渔猎手工业为主的燕国和齐国流行刀币。刀币的形制起源于工具削刀。

燕明刀(战国)

3.南部地区

楚国位于南部,地理位置相对有些偏僻,但因其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使得楚国货币体系出现了多层次、多种类的特点。因楚国崇尚“巫”文化,敬畏鬼神,所以出现了一种名为“鬼脸币”(蚁鼻钱)的货币。

楚鬼脸币(战国)

4.中西部地区

最早的圜钱产生在政治经济制度较为先进的魏国,因纺织业比较发达,所以钱身酷似纺轮。后被秦国、燕国、齐国仿铸,寰钱主要是秦国的铸币形式。

“共”字圜钱(战国)

由于各国文字,计重单位,货币形制不同,导致文化传播,统治管理上的极大不便,所以秦始皇灭六国后,第一件事就是车同轨,书同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也许上天也不曾寄希望于这个曾刀耕火种的王朝有多么伟大的创造力,所以秦人依旧选用他们之前的货币形制-秦半两。

千古兴衰一方圆

“秦半两”青铜币以“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圆形方孔”即象征着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这是一种普遍容易接受的观点。但也有人认为,圆形方孔是生产、加工的需要,是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的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科学的制式)。青铜币上的“半两”二字为小篆文字,是由秦国著名的李斯所题写;它表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

《史记 平准书 索隐》引《古今注》: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今见秦半两钱大小轻重不一,钱径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钱文突起而狭长,略具弧形。无内外郭,背平素。有重过10克以上,甚至重达20多克的,或说即《索隐》所载的当百钱。

“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秦始皇在货币上的大一统,还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奠定“圆形方孔”的古钱币造型。“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

秦半两(战国) 秦半两(秦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