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明朝那些事》有感
近段时间,一直在听《明朝那些事》的音频节目。开始是连续的听,中间有些断续,最后的几节没有怎么听。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正史,确实可以这么好玩。
历史,确实留待后人评说。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多少仁人志士守卫理想而不惜丧命的动力。但入汗青者,也会被后人反复。我们都有幸在人间走一遭,都是要进入历史的。观前人历史,也当思索属于自己的历史。努力过奋斗过,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1,什么是历史
所有的过往都是历史。但对历史的记录,是有偏见的。平常人的吃喝拉撒睡,甚至人生的几个闪光点,都难入历史的一页。而能在历史中留名的人,几十年飞黄腾达不过几行字,而几天的没落则会大书特书。
历史,都会成为后人玩味的佐料。是非成败转头空,悠悠万事难逃天地人寰。当事人若醒来,观后也会哈哈一笑,只呼一派胡言。当然历史也有严肃性的一面,也容不得太多的戏说。
2,历史故事
三百年历史,作者选择了些有故事的人来写。他选择的都是极品人物,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有故事的人。就算普通人,也是在好人中选极好的人,在坏人中选极坏的人。
政治人物,总逃不过被故事演绎的命运。纵使高高在上的皇帝,虽也风光,也难言在历史中有浓墨一笔。读史才真正明白,一个人的精彩不在于生命长短,而在于是否精彩,是否有价值。
就我们的时代而言,很多政治人物是敏感的话题,由不得议论。同样的,过去的皇帝故事,也由不得当时有切身感受的人来说,更多是后人演绎的。当然很多故事,都是基于真实的历史。
3,我们的历史观
正如作者所言,研读历史,人物基本都是悲剧的。历史风云变幻,人都在奔向死亡的路上,只是死法不同。故事可以千差万别,唯一不变的则是人性。所有的故事,都有它发生的理由,或者说都有它的必然性。正如作者说的“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我们终究不能超越自己的欲望和弱点,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
对于过往,我们常有悔不当初的情节。历史,从来就由不得假设。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再回头自己还会那样选择。因为选择有其必然性的一面,以自己的认知为基础,以利益最大化为导向。同样的,历史人物有其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的理想与坚持,他的挣扎与奋斗,都构成了他特有的故事。
拥有正确的历史观,来解读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对我们的意义尤其重大。肤浅的历史观,非黑即白的看待历史人物,脸谱化好人与坏人,是对历史大大的误解。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后期变坏,而对他前期的行为都阴谋化。有些历史书,夹杂着当权者意识形态的东西,导致呈现在眼前的都是扭曲的人物。
当然,阅读历史也不是没有意义的,至少对自己民族的过去有所了解。以人性的角度来理解历史,也能获益良多。
解读历史人物,要站在他特定的历史时期,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当事人的选择,才有意义。后人常有还原历史真相的想法,其实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还原出他的痛苦与选择,就足够了。没有完全的真像,只有相对合理的解释。
4,进入历史的我们
读过了历史故事,而我们也马上步入历史里。后人又该如何书写我们?我们又有多少故事可说?
虽然后人戏说的成分很大,但还是有些根据的。往事都如烟,历史都有当事人来创造。纵使名不见经传,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当时明月把成功的一生定位于“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问题是这个自己的方式并不容易获得,而且自认为的方式很多时候反而是错的。一个人最大的错误,往往是在该坚持的时候选择了改变,在该改变的时候选择了坚持。
如果从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个作为借鉴,那么首推大明朝第一圣人王阳明。首先他有目标,并向着目标前进,自律重修行;其次,他多做准备,能变通,最后文武皆有施展;再次,他看透人性,可以诡诈之术打败敌军,立大功而知勇退;再次,他倡导心学,由内而外,求知行合一。
5,活出自我的精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我们活在有限的时空里,不负年华的方式,不外乎努力与知行合一,顺应人性而不拘泥于人性。
一旦属于我们的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而在我们可以掌控的时间里,精彩与否完全由自己把握。看透人性,无所谓批判与修正,适时创造条件,让自己投入并奋斗着;洞悉历史,无所谓错误,在人生的每个路口只有选择与调整的份。
我们活在历史里,也终要进入历史。谈不上无悔人生,尽心尽意面对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