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项精进”对工作和生活的指导与实践意义

2018-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黄志新读书

“精进”这两个字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火起来的,经常刷爆朋友圈,比较常见的是几日精进。到底何为“精进”?

精进:常见佛学中,意思为努力向善向上,放逸刚好与之相反,是以三善根及精进为体,有防恶修善的功能。对一切善法肯认真负责,精诚集中,故名不放逸。

其中比较出名的来自于稻盛和夫老先生的经营哲学,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叫“六项精进”。稻盛先生于晚年时患癌症,65岁时身体开始有点不支,于是出家,法号“大和”,就是大和民族的大和,今年已经86岁了,身体非常康健。

可见,六项精进不单是可以指导工作,同样这种认知对生活也非常有意义。从本质而言,六项精进是一种认知,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精神信仰,而这种信仰成为了三家世界五百强的指导思想与文化。(见《企业人的四种类型》,关于稻盛和夫经历的介绍。)

以下谈谈我本人对六项精进的认知和理解: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说到付出,必须要讲到一个标准的问题,何为”努力“?对于有些人,工作8小时做好本职就是努力,对于有些人一天工作16小时也总觉得时间不够。为什么有如此区别?因为界定努力的标准不一样。

而”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标准。当你觉得辛苦时,试问一下自己是否还有更辛苦的?当你觉得认真时,是否依然有更认真的人?

所以,当你工作没有得到认可时,问问被认可的人付出了什么?当你没有获得奖金和晋升时,思考一下获得者做了哪些工作?同样,生活不如意时,想想那些如意的人为什么会成功?

这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境界,这也是一种最简单的认知,更是一种行为指导思想。

2、谦虚戒骄:

这种思想是我们中国人一个比较传统的思想了,但试问做到者几何?其实我们有时候要反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日本和韩国在继承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方面,比我们国人做得要好?

从人的本性而言,多数人在未成功时,往往表现出比较谦虚的一面,也没有骄傲的资本。而一旦通过努力获得一定的成就后,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的成就,真正能保持初心的极少极少。

以我自己为例,创业时被别人称为”黄总“,有点不适应,但时间久了如果别人不这么叫,我内心是失落和不高兴的,这是一种虚荣的表现。如果大家不相信,对于一些有成就的人,你直呼其名,试试这种效果如何?

3、天天反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所谓”天天反省“,与我们古人所云”三省吾身“本质是一个意思。

工作时,是否每天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哪些地方表现得可以更好一些?家庭中,思考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对子女的教育,是否恰到好处?是否尽善尽美?学习时,想想是否经常预习、复习?是否努力刻苦?与人交际时,是否谦虚戒骄?是否合乎礼节?

我在创业的过程中,每天晚上睡前大约会用到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反省:1)今天我做对了什么?是否可以有提升的空间?2)今天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会做错?3)工作目标完成得如何?为什么?4)员工的表现如何?是否是我的过错导致的?如何改进?等等,然后再花半小时的时间梳理一下客户,再休息。

有很多时候反省下来,甚至会抽自己一个耳光,觉得所犯的错难以忍受,非常低级和不应该。在这,一定要记得一个原则,反省不是总结,别总结下来是这个原因,那个理由的,就是跟自己没有关系。

反省就是对自己所存在的错误进行深刻的检讨,并提出改进的想法与方案,付诸实践。

4、活着就要感谢:

说到感谢,要讲一个故事:

有甲乙两个同学,每天早餐都有一个鸡蛋,甲同学不吃鸡蛋,于是每天就把鸡蛋给了乙吃。刚开始时,乙总是说一声谢谢,但时间久了,就不说了,理所当然了。

过了一段时间,来了一个新同学丙,甲认为应该照顾新同学,于是把鸡蛋就给了丙吃。这个时候乙对甲说了一句话:凭什么把我的鸡蛋给丙吃?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思考一下人生。

中国人喜欢用”感恩“这个词,尤其是老板喜欢对员工做感恩培训,让员工感恩老板的培养,感恩老板给的就业机会,感恩老板提供了一个平台,感恩老板的帮助。

有些所谓的培训大师,经常通过一些语言设计、场景布置等等手段,在训练时搞得惊天动地,员工哭得死去活来,抱着老板痛苦,甚至下跪的都有,一段时间以后,该离职离职,该如何还是如何。

请问为什么?

1)瞬间的流泪与感动,仅仅是瞬间,认知没有改变,一切终会回到原点,我们很多人没有在心中种上”感谢“的种子;

2)经常性的付出,有时候会被别人习惯,习惯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别人看成了理所当然

3)感恩是相互的,而不是单向的,员工感谢老板并没有错,但反过来,没有员工的企业,老板如何成就大业?

4)种子是需要土壤的,企业缺少”德“的氛围与环境,培育不出”感谢“的种子,而老板本人必须是那个播种机,是一切行为的表率;

(可参阅《企业之德-营造“德”之氛围,股权激励有德有才之人》)

5)不要苛求他人的回报,每天反省自己是否具备”感谢“的基因,一旦有所图,必为利所扰,心境一定灰暗。

5、积善行、思利他:

《了凡四训》中的主人公,按一位算命大师所说将会没有子嗣,后来又有另外一个大师指导他,可以积德行善,最终主人公实现所愿。在稻盛先生的哲学体系中,有不少思想也来源于《了凡四训》。

娱乐圈往往比较乱,但有一个人口碑一直非常好,没有绯闻,关键一直在建希望小学,有人统计截止到2017年,已经捐助了97所希望小学。这个人就是古天乐,这就是积善行、思利他。

在企业中有一家公司叫华为,这家公司有很多特点,其中有一个特点就非常与众不同,就是从来不避税。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合理避税(其实规范用语应该叫“税务筹划”,所谓避税也是不合规的),而华为坚持不避税,如实上交国家。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大义,也是一种善行和利他。

稻盛和夫78岁接任日本航空时,以零薪水出任董事长,他所考虑的是,如果日本航空破产,将有四万人面临失业,这就是一种善行和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我们常说:世人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同样讲一“三季人”的故事:

有一个人与子贡争论一年是三季还是四季,子贡说是四季,那个人坚持说是三季,最后请孔子评理。结果孔子看了那个人一眼,承认一年只有三季,那个人于是扬长而去。

子贡非常不解,孔子解释道:

“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作业:通过这个故事请思考,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感悟?


正文欢迎大家转载、评论,转载时请务必说明文章出处,作者:上海柏明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黄志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