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江苏省考公务员申论冲刺写作题出题趋势与审题难点
小题说完了,该说写作题了。
明日(3月11日周四)晚上7点半CCtalk 直播,群号 82501399 约1小时,课程地址 2019年江苏省考公务员申论课程及冲刺划重点 柳夫子讲道理 @微信订阅号
写作题是综合分析能力的体现
你能否准确理解题设概括资料,然后据此理清核心观点应该是什么,论证逻辑应该是什么,最后才是文章写作,这才是综合分析,是大跨度高难度的资料整合。
记住,写作题是限定观点的论证,而不是你的观点或热点范文的默写。很多同学写不对,文章放飞自我严重偏离主题,根本原因是被教偏了,很多老师也不知道怎么分析,所以只给你个结论,再背个段子,逗你开心糊弄过去就完了。
你不懂审题,不懂资料限定,你就永远都上不了位。比如2018年江苏省考AB类写作题
(四)请结合对“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他人之心为己心”这句话的理解,以“有温度的人生更美好”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什么是“百姓之心,他人之心”?什么是“有温度的人生”?为什么有温度的人生会更美好?你都理解了么,你都理清了么?每一个限定都是有特定内涵,影响全文的论证逻辑。具体讲解见课程和直播。
很多同学不是努力,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努力,辛辛苦苦,复习错了。
从出题趋势看
近三年人生哲理和现实问题交替出现
16,18年的AB类都是人生哲理,18年C类是政策思路的证成,也是道理论证,而非解决现实问题,15,17年是现实问题(解决)。
体裁上,策论文为主,唯一的证论文是C类写作题答案乡情是牵挂
19年的话,按照这个规律就应该侧重现实问题的解决。
这里需要注意,一方面是背热点也没有用,因为你看不懂题设,你就不知道是什么热点,即使你看懂了热点,但你的理解和限定思路不一样,你照样写不对。
比如2017年江苏省考写作题
(四)请围绕给定资料7中的基层文化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以“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改革要求是什么?什么叫从包办到主导?包办和主导有什么区别?主导意味着什么?从主导引出什么变革?在主导情况下,政府该干什么?该怎么干?
什么是政府“端菜”,什么是群众“点菜”?这种变化意味着什么?“点菜”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把点菜理解成某种方式,措施,完全错了。
其实给定资料说的非常明白,但是你看不懂,就没办法了。
就是个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思路,但是无论是题设还是资料,对这个思路只字未提。你看懂了么?
敢出热点,就不怕你猜,猜到也难答对,你看看那些还在写政府包办思路的答案就知道了。这就是艺高人胆大。另一方面,
多重限定是核心难点也是突破口
多重限定的出题思路是江苏省考写作题的鲜明特色,导致审题难度大幅度增加。多个限定条件,层层叠加,环环相扣,每一个都是坑。这种题不会做,进面试就靠人品和积德行善吧。
从答题策略上讲,这种题你要能够从已知信息推导出未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具体讲解见3月11日直播课程。
比如2018年江苏AB类写作题
(四)请结合对“以百姓之心为己心,以他人之心为己心”这句话的理解,以“有温度的人生更美好”为主题,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你要能够用分析和逻辑统一所有限定。这是你复习的难点重点,也是考验老师能力的关键点,学不明白/教不明白,就是在扯淡。
从“百姓之心”到“有温度的人生更美好”,再到鲁迅的期待,怎么串联起来?尤其是“百姓之心”这个概念如何与其他限定条件打通。
很多答案,一会儿官员,一会儿年轻人,一会儿老百姓的好几个主体,文章都写碎了。
复习知道哪里难,你才能突破。加油。
2019年江苏省考申论考前冲刺
申论复习推荐此书
本篇文章系 柳夫子讲道理 原创
柳夫子讲道理 @微信订阅号
欢迎转发,转载需署名授权,已委托维权骑士,全网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