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
一清的胳膊上有一条刺青,是母亲为他刺上去的。并不是为了倡导忠君爱国,是为了丢的时候能找回来,在这种年头,能活命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一件事,母亲希望,如果孩子能活下来,可以凭胳膊上的刺青寻找到正确的孩子,不至于错失了亲骨肉。
一清生活在一个战乱的年代,本来就已经很不幸们还要被母亲逼着刺青。母亲的眼神不好,有好多地方刺得不是很整齐,不过母亲丝毫不在乎,在这种年代,谁还会在乎审美,只要能认得出来就好。
物质决定精神。
没有粮食可以果腹就不会有意识去寻找一个正确的价值观。随着战争的逐步深入,开始形成了一种哄抢粮食的现象,任何可以吃的东西,不可以吃的东西,都成了活命的稻草。每个人的眼神无助的像一只待宰的羔羊,也像一只饥饿数天的狼。人本来就是善与恶的并存,在目前的环境下,这种特性被放到了最大。
没有办法,一切植物也开始被人们席卷,所到之处,枝折花落。落得不是花草,是人命。
一清的家里人已经快落光了,唯有母亲一人。
一清出生没有多久,每天被母亲背着找吃的,又一天什么也没有找着的回来,母亲没吃的,一清就没有吃的。
母亲是在没有办法,就把一清送给了一家可以吃的上饭的人,还好,他们家还有人性,每次找到点食物也给一清的母亲分一点。随着战乱的加剧,连那户人家也找不到吃的了,一清的母亲就把孩子留给他们,自己走了。
一清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正需要营养,还好,在母亲走后的第一年,战争结束了。
母亲却在也没有见到。
一清成长的很快,很快的长高了许多,已经长过很多大人。
一清没有放弃寻找母亲的念头,没有任何消息说母亲已经去世,单凭这一点,他就会寻找一辈子。
他四处打听母亲的下落,有好几次听到某地有母亲的消息,就连夜赶往,到那后发现那不是母亲。便又原路返回,继续打听。
就这样过了两年,一清为找母亲消瘦了很多,每次在大街上遇见有其他年轻的母亲背着自己的孩子,看着那小孩在肩头睡熟的甜样,他似乎感到胸口也有一股暖流顺着血管从心脏传送的指尖,感觉到舌根隐隐有野草的土腥味。
后来,他听一个年长的熟人说他的母亲在山西。他打包好行李,一连赶了两天的山路。到城里后,又坐了十天的车。
但是依然没有结果。
直到多年后的某一天,一清在大街上看见,一个略显苍老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大街上买吃的,旁边还有一个男人跟着,看样子像是丈夫,身后的小伙子好像是大儿子,四个人其乐融融。
一清和他们擦肩而过,母亲一转眼,看到了他的刺青,两人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