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5 | 加班的蚊子
楼下小花园是小区里最热闹的地方,大爷大妈们三五成群,围拢在缺了角的石桌旁,打着扑克,有说有笑,乐趣无边。得益于二楼阳台的独家位置,我能清楚知道每天他们的活动周期,每天16点准时开桌,18点准时结束。
不过一周前,维持了半个夏天的活动开始时间发生了变化,从下午16点提前到14点。
我当时还纳闷怎么三伏天头顶烈日树下打牌,后来才听说是为了和树下蚊子的作息错开,他们特别制定了这个“等蚊子睡着了来打牌”的策略,以达到防蚊效果。
这连小孩听起来都觉得十分‘儿戏’的法子能有用吗?后来几天你别说,刚开始还挺奏效,那几天我在家很少听见楼下劈里啪啦打蚊子的巴掌声了。
说起这纠缠不休的烦人的蚊子,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们可是伤透了脑筋,本以为蚊子是从附近垃圾站里飞来的,与物业协商一年好不容易将垃圾站迁走后,才发现今年夏天的蚊子一点也没变少。
日落与蚊子前几天我和老公带猫下楼剪指甲(必须在陌生环境里才乖),只在石桌旁站了不到十分钟,密密麻麻的花蚊子在我们仨旁边成群结队飞舞。
那阵仗犹如黑云过境,隔老远就能听到嗡嗡声,肉眼可见的恐惧。所以尽管提前喷了驱蚊水,操作过程还连蹦带跳物理驱蚊,仍旧不能改变两人一猫各一个大红包的结局。
所以可想而知在树下打牌的大爷大妈们,把能想到的驱蚊的法子全招呼上,长袖长裤戴着驱蚊手环,贴驱蚊贴点着蚊香,成为移动的六神,还是免不了挨咬。
毕竟在蚊子眼里,这可是一群坐着不动的美味食物,且每天定时定点投喂,一顿不少。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大爷大妈们从没想过放弃。不知谁说了蚊子也有作息规律,干脆等它们睡觉的时候打牌,这样就不用担心被咬了。
那根据蚊子的生物作息来防蚊,到底有没有依据呢?
上海大润发超市有害生物防治专员蒲阿姨绘制的《蚊虫作息表》上了热搜,这份“超市阿姨灭蚊13年研究蚊虫作息表”中写道,早上9点-10点,傍晚17点-19点,晚上21-23点,凌晨2点-4点,都是蚊子咬人的高峰期。
生物学的有关研究也发现,当环境温度超过35 ℃状态下,蚊子会表现出不吸血、不产卵的生物特性,盛夏午后14点正值一整天温度最高峰,这样的温度条件下,蚊子应该不会咬人。
所以无论从经验学还是生物学角度,错开蚊子作息的防蚊方法,确有依据。
这种潜藏在生物体内控制生物节律性生命活动的根源,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生物钟,也叫生理钟。这种无形的“时钟”对时间把控的精准度很高,几乎可以与我们生活中的电子或机械钟表媲美。
比如,在非洲的丛林里,有一种‘报时虫’,每隔60分钟它的外壳会变换一种颜色,误差在分钟以内,许多当地居民将这种小虫捉回家,通过观察虫子外壳变化推算时间,也被人们称为‘虫钟’。
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报时鸟’,每隔30分钟它会发出叫声,且误差精准度在15秒以内,当地的居民也以它的叫声来推算时间,称为‘鸟钟’。
但生物钟虽然精准,却并非一成不变的。环境的变化,对生物的作息习惯影响也是巨大的。除了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因素,食物也是牵引调整生物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科学家做过实验,将白鼠分成两组,放在昼夜颠倒的环境里,一组喂食,另一组什么也不喂。只需要3-4天,吃食物的老鼠会适应新环境的节奏,而什么都不吃的老鼠则没有变化。
所以好景不长,大爷大妈们没想到蚊子圈也能内卷成天,蚊子们也开始‘不睡午觉’,顶着高温加班加点出来咬人了,等蚊子睡着了来打牌的方法,就这样被加班的蚊子给击破了。
小花园活动时间又改回了17点,每到黄昏,劈里啪啦的拍蚊子声和打牌声混在一起,都分不清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