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上,老师的几句肺腑实话
家长最关心的归纳起来可以说,主要有三个问题:1、孩子每天在课堂上学些什么?2、孩子学的到底怎么样?3、如果孩子学的不好,那该怎么办?
就第一个问题:孩子学什么?我们来看一下老师们每节课都在教授些什么。其实,基本所有的老师归纳来说都会在以下三方面上下工夫:1、教孩子知识 2、提升孩子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3、培养孩子的人格。
在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上,我们家长往往有一个认知的误区,也就是:误以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事实上,如果没有获取知识的能力,知识是无法获取的。怎么培养能力呢?这就是老师平时在课堂所做的工作:通过不断的引导来引领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归纳、去应用。如果没有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我归纳和应用的过程,通过机械记忆来获得了知识,只注重了量的积累,忽略了知识的加工和内化,那么,孩子的知识就没有完成向能力的转化过程,不会被彻底的消化和吸收。
许多同学在初中学习很好,到了高中便大幅下滑甚至掉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初中知识较为简单,可以说是线性知识,考查的也是点对点的知识,也就是说,课本上出现了,习题练过了,基本就能做对了。因此,通过死记硬背很容易胜出。但是,高中知识跨度大,思维含量高,这批仅通过机械记忆“学好”的同学,由于没有形成必须的思维能力,于是便很快泯然众人矣甚至只能望洋兴叹。
人格培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所谓的“立德树人”就是人格培养的结果。人格培养是什么呢?我在这里简单的归纳一下,说到底,人格培养其实就是一个“正三观”的过程。什么是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三观”意思就是说: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追求“真、善、美”。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值得追求的”,这是做人的根基。
有句老话说:“浇树浇根”,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格言联璧》上有这么一句话:“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什么意思呢?其实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人有正确的三观,追求真善美,那么,他的聪明便会用于正路,越聪明越好,越聪明周围人甚至人类越受益。但是倘若一个人三观不正,那么,他的聪明肯定用于邪路,那不就是越聪明越坏吗?譬如,制造毒品的、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日本侵华时拿中国人做活体实验的……哪一个不是聪明人呢?但是,他们的聪明用错了方向,越聪明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大。
虽然老师们也一直致力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正三观”教育,但是说实话,对于人格教育来说,家庭才是主阵地。我曾经在一个单位大院里住过多年,由于年轻人较多,因此院里孩子非常多。我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孩子的说话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跟他们的父母基本完全一致,简直是一模一样!如果孩子随地吐痰,他的父母必然有一个喜欢随地吐痰。如果孩子喜欢取笑他人,那基本上他的父母必然有一个喜欢拿取笑他人为乐的…… “如果一个人言行粗俗、举止不端、品性不良、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涵养、教养,其他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余文森《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
第二个问题:孩子学的怎么样?
这个问题我来从以下几个点来说回答。学的怎么样?人格培养往往是隐形的,我们无法判断。就知识和思维能力来说,其实比较容易判断。第一:看课堂。第二:看作业。第三:看考试成绩。有家长肯定觉得“我们又不去上学,我们怎么看课堂?”看课堂不见得就非得去学校。告诉大家一个最简单的衡量孩子课堂听课效果的方法:看孩子做作业的效率(速度和准确率)。如果孩子作业速度快,准确率高,那毫无疑问,孩子的听课效果好。反之,一定是不好。为什么这样说呢?
原因就在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课堂知识或思维引导的巩固和应用。(机械性抄写作业除外)只要是作业完成的质量高,那么课堂效率一定高。考试也是这样,对于初中知识来说,基本都是点对点的考查,如果能保证课堂效率足够高,再加上适当的练习,考好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一次次的积累多了,就形成了孩子学习的现状。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发现这么一件事情,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有些知识还没有学,孩子在做作业时已经用上了,一看就知道,孩子作业是有人辅导,但是这个人(老师)呢,又不能系统的掌握整个知识的深化过程,于是,任意拔高。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由于任意拔高,导致困难重重,孩子失去了探索的兴趣。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看,如果一个人不会爬墙,你把他死拉硬拽拉到墙上,你一松手,他肯定掉下来。就是这么回事:非恰当的外力,只能是适得其反。
第三个问题:我的孩子学的不好,我该怎么办?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纠正几个常见的认识误区。
第一个误区:学习是快乐的。
对于学习是什么,我早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过:学习是跨出舒适区的过程。只要舒服的,便不可能是学习。那为什么有人说“学习是快乐的”呢?我来更正一下,学习应该是:快乐与痛苦交织的过程。为什么这样说?
首先,我们得了解,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是一次次头脑更新的过程,是一次次的头脑风暴。无论快乐还是痛苦,讲的都是这个过程对人的思维冲击。因为在学习中发现了问题,解决了问题,享受到了思维的伟大,所以才会感到思维的快乐,才能激发出学习的兴趣。痛苦呢,便是在问题出现但是还没有解决时的一种感觉。
仅仅有快乐感觉的过程一定无趣,因为没有挑战性嘛。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让初中的孩子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一会儿他就受不了了。没有挑战性嘛,怎样才算有挑战性?那必然是要有困难。当然,如果全是困难,那肯定也无法维继。
你看,学习是一个思维的重塑过程,只有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才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可惜的是,许多家长还不等孩子发现问题就已经替孩子解决了问题,或者请了家教解决了问题,你说他学习还有什么意思?这样的学习会持久吗?
第二个误区:学习有捷径。
非常负责的告诉大家:学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不只是学习,世界上任何事情,如果想要做好,都无捷径可走。如果哪个辅导机构告诉你:我保证你家的孩子多少天学会…… 我只能说,这是一个营销的噱头。他们可以保证孩子入门,因为基本各个学科入门门槛都很低,譬如,拿英语来说吧。你会拼音,基本能会音标,你会音标,基本会读单词……这就是入门了。但是想要学好,相信我,一定一定一定是一个刚才我说的:痛苦和快乐交织的过程。原因也同第一条。
第三个误区:别人家的孩子天生好,别人做家长从来很省心。
实话说,没有天生就顺溜的孩子。任何孩子越来越优秀的过程都浸透着父母辛勤的汗水。再举个例子吧。有一对双胞胎双双被清华录取。他们的母亲是怎么做的呢?其他咱们不谈,咱们来看看他们的英语学习过程:孩子预习英语时,用复读机放磁带,放一句,跟读一句,读的跟录音机一样了,在本子上下下来,再进行下一句……就这样蚂蚁搬家一样,完成了所有初高中英语的学习,高中时,兄弟俩每天坐在书桌旁静静听读写的时间都是在5-6个小时,有时候时间还要更久一些……孩子是怎么做到的?哪有孩子天性不爱玩的?能坐住,他们母亲功不可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哪个好的现状不是过去的积累?对,全都是慢功夫,十年磨一剑,我们看到的往往是这把寒气逼人的剑而忽视了打磨的精心和费力。
第四个误区: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我们拿自己孩子的劣势去比别的孩子的优势,那只能是越比越丧气,越比越生气。那该怎么办?很简单:不跟别人比。与自己较劲。今天比昨天进步了,那就是一天更比一天强,一年365天,每天进步一点点,会得出什么结果?别忘了,进步还是个复利(利滚利)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累积过程。初中四年,高中三年,每天进步一点点,最后的变化,大家能想象吗?
第五个误区: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让一个人从来没有成功过,这个人的结果是“愈挫愈勇”还是“知难而退”?答案肯定是后者。反复的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孩子的兴趣是哪里来的?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做某一件事情的兴趣是通过尝试过一次成功,强化了做这件事的动机,于是才获得了兴趣,然后有了更大的成功……这是一个正循环的过程。
不要妄想让孩子一口吃个胖子。譬如,现在孩子有些落下了。怎么办?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抱有让孩子十天半月就赶上的幻想。你想,孩子两年落下的东西,怎么会在十天半月补上?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低的期望,低起点,小步子,一步步往前走,这样,孩子就容易获得成就感,一次次的成就感激励他们能坚持走下去,坚持下去就能看到希望。
第六个误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只努力养家。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年事已高”,可以“功成而退”了,于是,自己放弃了学习成长,一味推着孩子往前走。这样的家庭模式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父母跟孩子一切学习成长。为什么这样说呢?“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好学上进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最好的家长是自己努力,背后支持而又不过多干涉的。这样的孩子有榜样,有标杆,有上进的动力,也有自我奋斗的自由。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身上,映照的全是父母。如果你想要孩子冲锋陷阵,那自己首先不能选择做逃兵。与孩子一起成长,与孩子一起进步,这是千金难买的乐事,期间的乐趣,试过便知。
最后一点,这句话许多家长肯定不愿意听,但它是一个事实: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学习。我们家长要做什么呢?在我看来,(当然,许多教育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可能提法不一样。)教育的本质是:发现---导引---强化---发展的过程。“发现”就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上天有好生之德,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见长之处。我们要做的便是:发现孩子的优势。哪怕这个优势是星光微火,我们要努力呵护这点微光,并且顺势而为,正如,草原上起火,顺风时,火势越来越大。我们也是这样,顺势而为,强化孩子的哪怕一点的优势,努力把优势做强。
我发现,有的孩子不擅长文化课学习,但是舞蹈却跳的特别好。有的孩子交际能力特别强,有的孩子口才特别好,有的孩子运动能力特别强…… 我们把孩子的优势强化到最大化,一切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一个万人去挤独木桥的时代,另辟蹊径,看到绝美风光的可能性会更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