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工具癖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想要找同志,用不着公众号

2014-12-22  本文已影响1211人  思遥

同志,志同道合的人。标题所说也是我去年申请微信公众账号的意图之一。那时的公众平台并没有现在衍伸的那么多功能。而简陋意味着可以更多的可能。我的构想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找到一批志趣相投的人,形成一个小社群,吃肉喝酒畅快聊天。

在使用公众平台的一年中,我发现这并不可能。庞大的用户数使得封闭成了累赘。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像营销和段子手的阵地。个人单枪匹马作战的所剩无几。哪怕是把那里当做写作分享的人,也慢慢被抓不住头脑的审核和繁琐的手续搞得疲惫。

在这样的环境中试着运营,试着迎合,从写作慢慢变成了资料整理和集合,加上搜索出来的图片,迎合受众的趣味,离初衷越来越远。作为封闭的系统,公众平台无法与人进行良性互动。别人的评论和回复,通过公众平台的后台才可以看到,订阅我微信公众平台的人,只能每天接受我发出的信息。沟通很不及时,就会产生隔阂,怎么可能了解到是否志趣相投?

除此之外,微信平台还有一个问题,拿一句名言来说,就是「在互联网上,你不知道坐在你对面的是条狗」。后台看不到我的信息,我同样看不到回复伙伴的信息。这样藏在背后,导致有些人有恃无恐。我曾经收到过的包括
·把公众平台当笔记本的
·把公众平台当聊天机器人的
·把公众平台当手淫对象的
。。。。。
我的订阅数并不多,如果达到一定数量,筛选这样的信息就是个体力活。

就这样,公众号一点点磨平了我的耐心,苟延残喘了几个月,在今年上半年我正式停止两个订阅号的更新。

我承认公众平台的开创意义。淼叔在不需要微信公众号,也能运营自媒体中说了,微信作为平台的优势,以最低的成本让内容跨平台流动。这确实给了所有人一个机会,但目的不同,要求不同,期望不同。一开始就丢掉的良性互动,对于写作者积极性是不小的打击。

那么,对于一个写作的人,该怎么办?

我的选择是,简书。

知道简书很早,从知乎的一个相关问题循迹过来。一开始,我只是把简书当做复制粘贴平台内容的地方,从不看内容。对微信平台失望之后,仔细观察简书,才发现这是个很棒的地方。

在简书,你可以使用markdown专注写作,完成之后有一大堆的专题等着你对号入座,投稿就行。若你不想投稿也行,捶打写作的过程中总能被简书的各位编辑发现。这个编辑不只是简书的工作人员,很多专题的编纂者只是出于兴趣,你的文章总能被注意到。

更何况,我们好好写作并不是为了让人把你当明星,对吗?
对世界的疑惑、对写作的探索,你在简书都可以实现。就算你想要变成耀眼的明星,像那些段子手、公众号大V一样,在这里慢慢积累人气,然后更新到各个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

简书,另一种可能。让写作变简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