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好父母 好家教》:写日记,激发孩子向上的力量

2024-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万琼悦读

早上我喊儿子起床,他对长到18岁很好奇,我陪他畅想了一下他的大学生活,比如一个月回家一次,打一两次电话,上选修课,谈女朋友。顿时我感到轻松得未来可期了,他也觉得特别高兴:终于不被你那样管着了!

我还跟他举例对门的大哥哥去美国读大学,一年才回来一次。碰巧出门坐电梯,遇到对门大哥哥的妈妈,闲聊起这事儿,对方妈妈说,当时赶上疫情一年都不能回来一次呢!

晚上儿子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魏书生的书《好父母 好家教》,要我好好看看。于是我打开书,随机翻开一个章节《好习惯要从小处开始,不断持续》。

魏书生校长,当时还是老师,魏老师带的班,学生都很优秀,或是心态好,活得很幸福的孩子们,家长培养的一个思路就是关注孩子成长中的一点一滴,任何一件对于孩子将来发展有利的事情都会用心鼓励孩子去尝试,做什么事是次要的,主要是通过做事来促成一个好习惯的养成。

这个章节讲到,魏老师带的班学生都很优秀,或是很积极,整体水平很高。邻班老师们认为孩子是听话,所有学生水平高。魏老师就要求把这个班的倒数第一、倒数第二、倒数第三的学生上魏老师的班上来。

到魏老师的班上来,魏老师有一个要求:天天写日记。

魏老师就教这后进生学写日记,从低起点开始,不要一开始写得复杂。第一天就写一句话,标上年月日。第二天写两句话,魏老师启发学生从哪里开始观察起,写起;到第三天就写三句话,慢慢教学生启发思路,教学生观察范围,这样就达到一百字了;第四天写四句话,第五天写五句话,依次写下去,脚踏实地写下去,过了两个来月,日记每天都可以写到五百字了。

就是这样坚持写,魏老师和他的学生写了31年的日记。

这里面有一个核心思路,就是不管什么起点,学生们写日记都不会遇到畏难情绪,起点低不怕,一天天去写,带给学生正反馈,带给学生信心,特别是后进生。有信心才会有动力去做。写日记是一个增加信心,带来正反馈的一个方式。

同时给学生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认识一个生命能够审视自己的时候,他都不会让自己走向糟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