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论语文惠书屋

《论语》讲堂留影188

2024-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饮酒扬波

2024-4-13 一百八十八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语音整理
今天开始进入《论语·泰伯篇》。
要想对这一章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我们需要对两点历史知识加以了解,首先,就是在殷商晚期已经形成的嫡长子继承制、余子分封制。也就是说,殷商晚期这些贵族统治者为了解决妻妾众多,子嗣众多,那权力的交接必须有序,防止诸子争夺,导致天下分崩离析的这个严重问题。
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一般情况下是可以解决权力的交接问题。也就是说嫡长子继承大位,而其他余子要进行分封,档次要低一级。一般情况下,“礼”是可以解决的,但是单纯依靠“礼”,而不用“让”加以适度的调节也会产生问题。
比如嫡长子生理上或者是心理上不健全,不适合继承大位,也可能嫡长子远不如其他的嫡子或者是庶子贤明。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让”来调节。通过“让”调节好以后,再恢复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的这种常态。所以周礼在设计之初,“礼”和“让”是同时并重的,两者是不可或缺的。直到现在,“礼让”也是一个通用的说法。
历史上因为只守礼而不知让,导致权力的交接出现问题,甚至国家分崩离析的实例还是不少的。
孔子不仅赞美伯夷和叔齐的“让”,同时还批评了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所以在《论语》里常常都是“礼”“让”并称,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第二个历史上的知识点,就是周人的祖先叫古公亶父,他有三个亲生的儿子,都是嫡子,老大是泰伯,老二是仲雍,老三是季历。按照殷商晚期形成的礼制,古公亶父本应该传位给泰伯,而其他儿子另行分封。但是古公亶父预见到季历的嫡长子季昌,将来会有一番作为,据说他出生的时候是天降祥瑞,于是就想就变通一下礼制,把位置传给三儿子季历,目的是让将来的季昌来继承大位。这就需要泰伯和仲雍要让一让,以满足他父亲的愿望。当然,你光让还不够,你还得走,因为你只让而不走,那新立的这个君主他也担心,甚至有可能被杀,于是乎,泰伯和仲雍就出走吴越之地,建立了吴国。
于是这个季历就顺利的继承了王位,然后又恢复常道,传位于嫡长子姬昌,就是周文王。而周文王也按照常道传位于嫡长子姬发,也就是周武,周武王。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有了周王朝800年的天下。周人就普遍认为周朝能够统一天下,与吴王泰伯当年的礼让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泰伯在周朝一直享有美名。
因此,孔子对于泰伯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以至于用了一个新的名词“至德”。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就是说,泰伯的道德修养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至”就是极其高。
没有比这更高的境界了,我们通过对《论语》的学习与了解,知道孔子对于人物的评价体系里边最常见的就是“仁”,说这个达到了“仁”,或者是达不到“仁”。而“仁”这个道德修养已经是一个很高的范畴了,孔子很少评价别人是“仁”。而在这里对于泰伯,直接用了一个“至德”,可见他对泰伯的推崇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那泰伯究竟做了什么,才让孔子如此对他推崇呢?“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三以天下让”,“三”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就是通常的解释,多次、屡次、好几次。就是泰伯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来“让”天下大君之位。另外一种说法,这个“三”就是实指。
如果是实指的话,大概第一次是泰伯和仲雍两个离家出走,来让季历继位;第二次是古公亶父去世以后,他们两个为了让季历安心于王位,他们也没有给父亲奔丧;第三次,也就是为了表示自己让位的决心,断发纹身,表示自己是个野蛮人,是没有资格继承王位的。
泰伯在开创了吴国的大业以后,不婚不育,据说目的就是因为二弟跟随他一起离家出走,受苦受难,所以想让二弟的子孙得以享国。所以吴国后来的君主都不是泰伯的后人,而是仲雍的后人。那这里就更加凸显了泰伯高大的人格。
和泰伯三兄弟差不多同时代的让国事件,那就是孤竹国的伯夷和叔齐兄弟了。那么以泰伯的地位和事迹,他的荣誉应该不比伯夷和叔齐兄弟差,但是伯夷叔齐的故事妇孺皆知,而泰伯和仲雍的事迹基本就没有什么人知道。所以孔子说,“民无德而称焉”,老百姓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也没有办法来替他们扬美名,来夸奖他们。
当然这里也有另外一种解释,说“民无得而称焉”,是说泰伯这人好的太狠了,根本找不到什么词来夸奖他。因为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好的不知道用啥话来夸奖。这两种说法我觉得都有它的道理。
泰伯这种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以至于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把《吴泰伯世家》列为世家第一,其次是姜太公,然后才是周公以后的鲁世家。
最后说一下“三以天下让”这个“天下”不是我们后来所说的九州之地,因为这个“天下”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所指的范围并不一样,在这里之所以用“天下”这个词,是说泰伯所让的这个利益很大,道德高尚,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所以用“天下”实际上有一个夸大的成分。类似的情况还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个“天下”也不是指九州之地,可能就是指当时的齐鲁一带,也就是今天的山东。那泰伯所让的这个“天下”呢,它的位置大概就是在今天陕西一带。古公亶父所统治的地方恐怕就更小了。

〔附〕《竹书纪年》:季历之妃曰太任,梦长人感己,溲于豕牢而生昌,是为周文王。龙颜虎肩,身长十尺,胸有四乳。太王曰:“吾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季历之兄曰太伯,知天命在昌,适越,终身不反,弟仲雍从之,故季历为嗣以及昌。

孙中兴详解〔摘〕

这里的重点应该在于“让”,特别是许多故事都在于争王位,甚至为“争”王位而搞到父子和手足反目的地步,特别又是“不招摇(或是不高调)地让”,这应该是孔子赞不绝口的原因之一。还有,这里并没有孔子在别处赞扬的“当仁不让”(《卫灵公篇》15.36),主要是因为这里是为“天下人的幸福而让贤”,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或是“我具有长子继承权”而不让,这是“尊贤”而且又是“大公无私”的行为,最后是以“公则说(就是‘悦’)”(《尧曰篇》20.1)为负责任的考虑。这才是孔子赞叹不已的“至德”。

可惜这样的“至德”并没有在中国帝王时代成为一项政治文化。

古人都读《论语》,却不能践行,这样就算把《论语》背得滚瓜烂熟,又有什么用呢?

钱穆解译

〔解〕

泰伯:周太王之长子。次仲雍,季历。季历生子昌,有圣德,太王意欲立之。太王疾,泰伯避适吴,仲雍从之逃亡。季历立为君,传子昌,是谓文王。

至德:德之至极之称。

三以天下让:或说:泰伯乃让国,其后文王、武王卒以得天下,故称之为让天下。或说:时殷道渐衰,泰伯从父意让季历及其子昌,若天下乱,必能匡救,是其心为天下让。三让,一说:泰伯避之吴,一让。太王没,不返奔丧,二让。免丧后,遂断发文身,终身不返,三让。一说:季历、文、武三人相传而终有天下,皆泰伯所让。今按:泰伯之让,当如《史记》,知其父有立昌之心故让。

孔子以泰伯之德亦可以有天下,故曰“以天下让”,非泰伯自谓以天下让。三让当如第二说。

民无得而称:泰伯之让,无迹可见。相传其适吴,乃以采药为名,后乃断发文身卒不归,心在让而无让事,故无得而称之。

本章孔子极称让德,又极重无名可称之隐德;让德亦是一种仁德,至于无名可称,故称之曰“至德”。

〔译〕

先生说:“泰伯可称为至德了。他三次让了天下,但人民拿不到实迹来称道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