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善读「论语」文坛大道

善读「论语」4.5:富贵贫贱得以道,君子小人辨以仁

2018-06-06  本文已影响74人  善氏

「里仁篇第四」5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若非因作善而得之,君子不取之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若非因作恶而得之,君子不除之也。君子若舍弃仁道,则何以称为君子?君子始终不违仁道,紧迫时如此,危难时亦如此。”

【注释】

“富贵贫贱”,富者,财多;贵者,位高;贫者,乏财;贱者,无位。

“道”,此处指得富贵贫贱之道。《尚书·伊训篇》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故“作善”就是得富贵之道,“作恶”就是得贫贱之道。

“处”,即“居”,引申为“取”、“受”。

“去”,意为舍弃、去除、摆脱。

“恶乎”音“呜呼”,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

“成名”意为与君子之名相符。君子,有仁德者也。

“终食之间”,即吃一顿饭的时间,表示须臾、片刻。“无终食之间”即为“始终”。

“造次”,即“仓促”一词的转音,比喻紧急、紧迫之时。

“颠沛”,即“跌倒”,比喻危难、衰乱、挫折之时。

【评析】

本章还是对“里仁为美”和“仁者安仁”的进一步阐述。

富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亦不取也。能如此作为者绝非普通人,唯有仁者。这里所谓的“道”与佛家的因果说相类。

可能有很多人认为“因果说”来源于佛教。事实上,与佛陀差不多同时代的中国先哲们,在大约2500年前便已将类似的思想记在了《尚书》中。《尚书·伊训篇》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周易·坤·文言》亦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作善是得富贵之道。若未作善而得富贵,是富贵“不以其道得之”,则君子不处。此即所谓“无功不受禄”。那些靠贪污腐败、巧取豪夺、欺诈不实、谋财害命、掠夺资源、污染环境等不仁行径而取得“富贵”者,显然都是“不以其道得之”,皆君子所不为也。

作恶是得贫贱之道。若不作恶而得贫贱,是贫贱“不以其道得之”,则君子不去。此即所谓“仁者安仁”。历史上曾有军队长官因不肯作恶而拒绝执行镇压民众的命令,结果其不但被罢官免职,更被军法处置而受牢狱之灾。这就是贫贱“不以其道得之”。但其面对厄运,泰然处之、无怨无悔,此即所谓“仁者安仁”,实乃真君子也。

富贵、贫贱均“不以其道得之”,就是“逆淘汰”,通常发生于“邦无道”时。此时若想脱困厄、处富贵,唯有同流合污、违仁作恶。但君子“里仁为美”、“仁者安仁”,故宁守其道而不为恶也。子曰:“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此之谓也。

常人是富贵则处,贫贱则去;而君子是仁则处,不仁则去。 君子是有仁德者,必有“仁德”之实方能称“君子”之名。去仁则名实不符,故曰:“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的道德操守是始终如一的,哪怕是在最为紧迫、困厄的时刻。大翻译家傅雷先生在文革中不堪凌辱迫害,在与夫人自缢之前,将身后事无论巨细,均在遗书中一一作了妥帖安排。为避免自缢时踢翻凳子吵醒楼下邻居,还在凳子下垫上了棉被。傅雷夫妇遭遇之不幸与其在临终前所表现出的从容、体贴和淡定,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对比,读之令人心痛……。

傅雷夫妇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完美地诠释了“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句话。

以上概括而言,都是“里仁为美”、“仁者安仁”。故君子是唯仁是处,小人则唯利是图。

读罢本章,我不知那些骂儒家追名逐利的人当作何感想?不知道他们得出此一结论的逻辑何在?是不是神父猥亵儿童就是上帝所教?是不是党员贪污腐败就是党的宗旨?

【案例】浩然正气文天祥

在距今八百年前,拥有地球上最强大的军队、最令人胆寒的铁骑、号称“天下无敌”的忽必烈征服了天下。他攻破了无数的城池和堡垒,却始终没能征服一个儒生的心。这个儒生就是文天祥。

1236年6月6日的今天,著名民族英雄文天祥诞生。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著有《正气歌》等。

文天祥十八岁即乡试第一,二十岁即考取进士,在集英殿答对论策。当时宋理宗在位已久,治理政事渐渐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为题议论策对,其文字万余,皆一气呵成。宋理宗亲自选拔他为状元。文天祥当时的考官就是南宋名臣、《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

文天祥抗元被俘后,元朝令其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并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由此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惊天地、泣鬼神的千古绝唱。

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1283年1月9日,47岁的文天祥在元大都(今北京)慷慨就义。

文天祥的富贵其实唾手可得,只要他“去道就元”即可。但富贵不以其道得之,君子不处也;贫贱不以其道得之,君子不去也。因此,文天祥舍生取义。是仁者安仁,非安于生也,非安于利也。其浩然正义,气贯长虹,可钦可敬,可歌可泣!

文天祥就义后,其妻欧阳氏前往收尸,于其衣服夹层内发现绝笔诗《衣带赞》: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