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海在远方

含笑花:笑道秦皇欲学仙

2023-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小鹿学诗

《七律·含笑花》

含羞一笑尽回眸,六瓣心香绕指柔。

岂恨当年轻国色,堪怜此际重清幽。

已将玉面酬初夏,好把莲身共雨稠。

庭院忽来书倦气,一诗一韵岁悠悠。

         含笑属木兰科,与白玉兰,红玉兰等同宗,其实,白玉兰和红玉兰等皆有香味,只是含笑的香味更浓,与香蕉的香味一样,故含笑花又被称为“香蕉花”。由于此花之香味过于浓郁,一般只适合野外或庭院,不宜于室内养植,当然,如果不喜欢学习的人,在室内养一盘比较好,因为可以促进睡眠,此花一闻便能让人昏昏欲睡。呵呵。  

        含笑有两种颜色,分别为紫色和白色,杨万里诗《二含笑俱作秋花》可作例证:     

秋来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强。

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知处忽然香。

        这首诗里的紫笑和白笑分别为紫含笑花和白含笑花,杨万里这首诗所表现的是含花秋天开放实属罕见,因两花的花期在3月到5月。杨万里用此花不能偷来彰显花的浓香,偷藏不得,因香泄密,呵呵。

        除了此首写含笑的诗,杨诚斋还有一首咏含笑的诗,亦录如下:

《端午前一日含笑初折》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一点瓜香破醉眠,误他酒客枉流涎。

如何滴露牛心李,化作垂头玉井莲。

初喜晓光将莞尔,竟羞午影不嫣然。

忽看吐下金樱核,蔌蔌声乾暮叶边。

自有嫣然态,风前欲笑人。

涓涓朝露泣,盎盎夜生春。

邓润甫用短短二十字把含笑花的美动态的展现出来,如美人临风,如珠玉泣露,让人怜之不得。

        含笑本是野生植物,于南方遍地皆是,犹以广东最多,故于石诗云:

九陌净无车马尘,不须移槛损天真。

凡花俗草败人意,怅望烟云缥缈人。

于石这首咏含笑花的诗亦是他自身的写照,于石作为宋末元初人士,孤高自傲,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 老夫在搜集这些咏花诗的同时,读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气节,常常会惊叹于他们自身的品行,我常常想,从来没有人要求他们这样做,也没有人指责他们去获取荣华富贵,但他们骨子里的气节却让他们选择了一条穷且意坚的道路,正如王勃所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人,虽老死山林,却不原玷污了自己高洁的品行,相反,在明末清初之时,却有大量的士人对清庭的召唤趋之若鹜,两相对比高下立判,这或许就是元为何只能持续不到百年而清能够延续两百年之久的差别吧,扯远了。     

不教心瓣染尘埃,玉蕊含羞带笑开。

自有幽魂香入骨,此花应是在瑶台。

这首诗找不到作者,那就当作无名氏所作吧,这首诗把含笑花的高洁的品质描述得恰如其分,看来,高手在民间啊。

《含笑花》

宋 舒岳祥

半面羞藏袂,回头懒向人。

清凉生夜气,冷淡见天真。

此物悭开口,他花怯效颦。

莫嫌容易落,笑罢总成尘。

此诗前六句皆诗中之精品,唯后两句似情绪低落,有消极之意,不合适,可惜了这首好诗。不如改成“莫嫌容易落,笑罢好成吟”。舒岳祥君,老夫在千年后改你诗了,不介意吧。

半面羞藏袂,回头懒向人。

清凉生夜气,冷淡见天真。

此物悭开口,他花怯效颦。

莫嫌容易落,笑罢好成吟。

“笑罢好成吟”应有润之“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的意境风流,舒岳祥应无恨意吧。

《含笑花》

宋 萧崱

肥样凋成玉色仙,碧瑶幢里粲婵娟。

道渠解笑何曾笑,只合更名小白莲。

        “肥样”与“只合”两处拉低了此诗的水平,可惜了。此诗整体意境不错,也突出了含笑花的特点,用小白莲来比含笑,似乎强差人意,呵呵。

 百步清香透玉肌,满堂皓齿转明眉。

搴帷彼客相迎处,射雉春风得意时。

        施宜生用“百步清香透玉肌”来形容花香的清雅宜人。第二句写含笑花的姿态。诗中“转明眉”点出含笑花的动人姿态和赏花人的快乐神情,其笔力可见一斑。 “射雉”为引典,据《左传》载:“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此处意为含笑花在春风中微笑迎人,更见妩媚。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东坡是个有趣的人,这首《广浦寺》诗令人感觉特别幽默。

PS:今天周末,本想好好写一篇关于含笑花的文章,没想车场有事要去现场,只能就此搁笔了。还有好多文人的诗都没来得及注解,算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