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私定终身,反抗婚约终得佳人?《情史》第三卷之一《张幼谦》
(接上文)
那一年,张幼谦在湖北一直住到科考完毕才回到家乡。罗惜惜的婚期被安排在了当年冬天,此时尚未出嫁,听闻张幼谦归来,当即让奴婢去约他前来相会,并且写下了一首《卜算子》:
幸得那人归,怎便教来也。
一日相思十二辰,直是情难舍。
本是好姻缘,又怕姻缘假。
若是教随别个人,相见黄泉下。
当夜张幼谦如约而至,罗惜惜高兴而又幽怨地说:
“能有机会跟郎君你相会本是幸事,却奈何郎君又去往湖北,也不早回,如今即便你我夜夜相见,也只剩下两个月的时间了。愿能与君纵情欢愉,我虽死无恨。郎君你少年才俊,前途不可估量,妾身不敢像那俗家儿女一般,邀君一同赴死!”
两人相对而泣。过了一会儿,张幼谦要来一支笔,也写下了一首《卜算子》来应和:
去时不由人,归怎由人也。
罗带同心结到成,底事教拚舍。
心是十分真,情没些儿假。
若道归迟打棹篦,甘受三千下。
从此以后,两人每天夜里都会相见。然而常言说得好,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半个月后,两人的幽会便被罗家父母发现了。两人被逮了个正着,张幼谦被扭送官府,罗惜惜想要投井被拦,之后遭到严密监视。
被押上公堂的张幼谦将事情的原委如实讲述了一遍。县令惜才,想要为他免罪,但与罗家订婚的辛家财大气粗,一定要将事情追究到底。张幼谦的母亲赶忙捎信给张父,张父恳请湖北安抚使出面斡旋。
没过多久,州试(也就是后来的乡试)成绩揭榜,张幼谦名列第一。消息传到狱中,县令闻讯大喜,将张幼谦带到堂上向他道贺并将他送回家中,同时向州里提交公文为他申诉,也中止了逮捕罗惜惜的行动(大概是辛家也将罗家告上了公堂)。
州里的太守同时接到了湖北安抚使的书信以及县令的申诉公文,而此时辛家老爷也因为不满县令释放张幼谦,亲自赶到州里告状。太守对辛老爷说:
“罗惜惜不守贞操,天下好女子那么多,你又何必盯着他不放?我让罗家把聘礼退还给你吧!”
辛老爷无言以对。于是太守让辛老爷写下了解除婚约的文书,并将它发给县里向罗家追索聘礼,同时又给县令写了一封密信,让他帮忙促成张幼谦与罗惜惜的这段姻缘。
于是县令将罗仁卿请到县衙,见面便祝贺他得到佳婿,接着摆下酒宴,将太守的意思尽数传达。罗仁卿回到家中之后便将张幼谦招纳入赘,第二年张幼谦又通过了省试,官职一直做到通判,夫妇二人白头到老。
考证及吐槽
这个故事目前可以查到最早的出处是明初的《山堂肆考》,原文十分简略,只是说二人在树下初尝禁果,之后就说最终结为了夫妇。
另外这个故事还被写进了《初刻拍案惊奇》中,名为《通闺闼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内容与文言文基本一致。不过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故事居然还经过改编后,写进了明代中期的小说《包公案》当中。
《包公案》的改编可谓相当精彩,下期将开一期番外单独讲述这个故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