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会博物馆

端午的陈年与往事

2020-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柳贯鱼

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呢?想必很多人的答案都是说纪念屈原。那么,在屈原投江之前,大家会吃粽子吗?

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说道:

......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

看来至少在晋代的时候,就已经将吃粽子与屈子投江结合在了一起,不过周处也很谨慎,他用「或言」二字,隐隐表达了对食粽源于屈原的一点不确定。

中国传统节日常会与类似的温情人文故事相结合,如端午、寒食,但它们的历史往往更加悠久。

投粽入水,一说是为了让蛟龙不去侵扰屈原的遗体,用粽子做代替「以饲蛟龙」;一说是特地要用用粽叶和丝线捆扎,不让蛟龙偷吃百姓献给屈原的祭品。总而言之,蛟龙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龙舟竞渡,也是与它的形象紧密相关。

因此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认为,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这些习俗早已有之,而它们的本来目的,并非为了纪念屈原,而是祭祀这些习俗中的「大反派」,也就是蛟龙。

那么有何证据呢?我们可以从出土文物中寻找答案。

羽人划舟纹铜钺·战国 苏涛摄

这是出土于宁波的一件珍贵文物,名为羽人划舟纹钺。在这件象征着权力的铜钺上,一群头戴羽冠的先民们正在奋力划舟。上方则有两条相向的龙,前肢弯曲,尾向内卷,昂首向天。这样的场景会不会让你想起龙舟竞渡的场景呢?

羽人划舟纹铜钺纹饰示意图(图源网络)

事实上,古代吴越之地的百越人民,正是以龙作为图腾。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划龙舟祭祀水神(龙神),以祈求风调雨顺,无水旱之灾,正是稻作文化区最质朴和最迫切的心愿。

水泽万物,却也无常。夏季南方常有暴雨成灾的新闻,住在水乡泽国的人们,最害怕的便是江河震怒,洪水泛滥。因此在雨季之前划舟悦神,便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式了。当然要想得到龙神之欢心,只是划船是不够的,还要奉上可口的祭品。种植水稻的南方先民,自然要选用最重要的作物奉献给龙神,那就是糯米制成的粽子。

将祭品投入水中,这与中国传统的祭祀方式是一致的。天坛祭天,要将祭品送入燎炉焚烧,青烟直达苍穹。地坛祭地,祭品则要埋入地下。祭祀山川河流之神,祭品自然要投入水中。后世祭祀时不止要投入粽子,有时候还要投金龙银简,以慰众神。

钱镠62岁告水府文银简·五代 苏涛摄

隋唐五代时,在水府山洞中投递入金龙银简,已是成规制的道教科仪。投递这件银简的人名为钱镠,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开国君主,也是我们熟悉的各位钱氏俊杰的先祖。他在今天江苏浙江一带经营多年,曾带领民众修筑海塘以抵海潮侵蚀,功勋卓著,有「海龙王」之美称。

除了兴修水利,钱镠及子孙也按照习俗传统祭祀水神,以祈求「风雨顺时」「兵革不兴」「子孙隆盛」等。因为投递的银简数量不少,所以在苏州、杭州、绍兴的很多地方都有出土,其中杭州西湖里最多。

赤金走龙·唐代·何家村窖藏 动脉影摄

何家村窖藏中出土的十二件赤金走龙,可能也是道教祭祀山川时的法器。将金龙与写有愿望的玉简一起沉埋于名山大川中,是崇道的唐皇室的重要仪式。

划龙舟、投祭品祭祀水神,都可以从出土文物中找到例证。那么还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吴越先民对龙神的崇拜呢?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推移,回溯到屈原生活的春秋战国时代,此时的吴越先民与中原地区的风俗截然不同,而正是在这样的习俗中,可以寻找到龙神的秘密。

青铜鸠杖·春秋·绍兴出土

这件青铜鸠杖出土于绍兴,因杖首立鸠鸟而得名。杖底端跪坐一小人,衣冠服饰正是春秋时期吴越先民们的样子。

注意杖底跪坐的这位小人,他的额发很短,通体饰几何纹、蝉纹、卷云纹等,真实再现了古越人「断发文身」的习俗。

青铜鸠杖局部·春秋·绍兴出土 苏涛摄

为何吴越之地的人们要如此行事呢?这也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关。古越人常常要在水上讨生活,而在水下游泳时,散乱的长发会遮挡住视线,故而要「断发」;而文上纹饰「以像龙子」,可以保护自己在水下的平安。

如此看来,吴越人依旧是以龙为图腾的,龙是掌管水中祸福的图腾,浑身刺满花纹,尽量使得自己像一位「龙子」,自然可以得到龙神的保佑。据闻一多先生考证,后来端午节用五色丝线系臂的传统,也是吴越人文身习俗的遗存。

闻一多先生还认为端午节的起源可能更早,或许要追溯到四五千年前,那正是史书不载的石器时代。依水而居的先民们就已经划着竹筏或者独木舟,在河道中穿行,「以舟为车,以楫为马」。甚至还会走向大海,在更广阔的的水域中畅行。

上:带柄石锛 下:船浆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

良渚时代出土的带柄石锛和船桨,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有能力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了。舟筏虽小,却也未能阻碍人们对远方的向往,良渚遗址中出土的鲨鱼牙齿、鲸鱼骨等遗存,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在海洋中渔猎。

良渚王城示意图

从遗址考古中可以看出,王城中水域的面积很大,因此外围的城墙,其实也是大水坝,保护王城安全的同时,也起到了抵御洪水的作用。王城内部,更是有交错纵横的水道,先民们划着竹筏或者独木舟穿行其中,正如后世的街道。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王城宫殿区下方还有一座池中寺粮仓。

炭化稻谷·池中寺遗址出土·良渚时期(距今约5300-4300年)

粮仓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炭化稻谷,和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稻谷已然没有区别。这说明良渚时期稻作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不仅能够供应农人食用,还能够供养贵族与匠人,在此之外,还会有多余的粮食囤积在粮仓里作为储备。而在良渚之前,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时代,先民们就已经开始驯化和种植水稻,长江流域因此也被认为是稻作文化的发源地。不知道良渚和河姆渡先民们,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会不会也会驾舟竞渡,投稻饭于水中呢?

我们从端午节习俗中「龙」的身影,回溯到了吴越先民们驾舟竞渡、断发文身的习俗,又回溯到更古老的时代人们建立水中王国、开启稻作文化源头的故事。似乎好像端午节已然和屈子无缘,甚至端午与屈子之间的关系,更近乎一个不真实的附会。闻一多先生对这段渊源也有很妙的解释,他认为这「谎」中其实有「真」,人们已经走出奋力求生的远古时代,却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屈原在良心渐失的战国时代,正是「不能生得光荣,便毋宁死」的典范,因此要让端午节继续存在,需要把它装进时代所需要的新意义中。

今日的粽子·沈书枝摄

这或许也正是考据的魅力之所在,从民俗中寻找线索追溯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精神内质,还原本来面目。却也不排斥近古时代在流转中种种变化的美丽。端午节的渊源不损后意,竞渡的紧张激烈一如远古,粽子的风味也不减当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