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日,就是为了重塑他们的精神
九月十八日,在历经八十五年之后依旧赋予着它不平凡,沧桑呼唤之后的那些沉淀,更加凝聚了当年的先辈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忠诚的品质。同时出现的“勿忘国耻”的精神追求,唤起了我们对英雄的崇敬,从心里激宕起那些对自己国家忠诚和保卫的国防精神。
值得纪念的日子,尤其是那些反侵略、卫家园的闪耀的某天,对于和平年代确实是很普通,但是对于之前的那个时期,在那种危急的情况下,瞬间异身同心所做出的决定,就是那种最平凡但是又特别强大的精神力量,就是先辈们开拓先河、为中华儿女树立榜样的领导风采。
时间的长河可能会削减那些英雄事迹在经历流逝之后的闪耀,甚至会不被人所知当年领导这些事迹的人们到底是谁,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那些传承下来的精神气息,将时时刻刻留在每个人的心里,用一处安静且触犯不得的角落,小心珍护。
秦,在一统六国之后为了使国泰民安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当然最基本的就是保证国民的安全。先且不去讨论为了修建长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最积极最有力的回应就是阻隔了匈奴长达数十年的侵略。无可否认,这就是为了保证不被侵略、维护国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早的国防精神。那些所体现出来的领导者的谋略,还是以心系天下为主,一定程度上宣扬着不屈不挠的崇尚品质。
我们再回首一下近代。近代中国的国防情况,完全被自己的狂妄自大所蒙蔽,看不到在工业革命下的别的大国的崛起。国民虽有一腔热血,但是在当时腐败的统治思想下,加上生产工具和国防武器的落后,似乎被侵略而导致沦陷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国内情况的必然教训。还好,近代中国的国民意识和思想还不算太落后,一系列领导者的改革使这个饱受摧残的国家重新走在了崛起的道路上。
八十五年之后,虽然处在和平年代,但是这种精神应当被传承。虽说现代人自有现代人的国防方式,但是那些动乱之中所迸发出来的团结品质和国防精神肯定是与现在不同的。都说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才,那么在这种和平时期更应该去学习这个时代可能不具备的、那些先辈们在动乱时期所展现出来的国防精神。只有这种思想精神上的软实力增强了,才会体现在硬实力上也那样强大,才是祖国屹立于世界大国之林的最现实的基础和保证。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在继承他们精神的同时,也要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在他们的精神中寻求创新,但是绝对不能忽视这个精神的本源。今年的英国退欧,对于欧盟来说可能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退欧之后的英国,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没有了欧盟作为后盾,可能在军事防御上需要考虑的问题会更多。这对于中国来说,正确看待这个已经发生的现代世界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看到英国在这个时期国防的改革,结合自己的国情,适时吸取一些经验。
所以说纪念日的意义可以重新定义:那些被时代长远所可能遗忘掉的精神品质和励人事迹,在特定的日子,重新呼唤起来现代人对于他们所做出贡献的肯定以及对他们精神体现的传承。
科技和文明的发展让现代社会更趋于快节奏,不会时时刻刻在对事情的处理中体现那些精神。纪念日,就是为了对一直存在的、但是不会被经常想起的精神做到宣扬,再一次激励一下现代的人,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忽视那种情怀,重塑他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