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一招,你也可以写出十万加
文|竹子蔷薇
—1—
前不久,一篇《何洁,收起你的坚强》收获了写作生涯中的第一个十万阅读量。
接到那篇文章的约稿要求,大概是中午时分,出稿时间是下午五点,时间非常紧迫。
作为一个写作者,对文字负责,是基本的职业素养。
因此,在写那篇稿件之前,我必须查阅我所能找到的所有资料,关于何洁,关于她的作品,关于她和赫子铭的爱情,以及这一路的坎坷。
那篇文章实现十万加,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出乎了我的意外,因为它和我其它的文章相比,类型和风格都没有太大的区别。简单可以归结为一招:四段式写作,即
身边故事+电影+书籍+心理学分析=十万加
—2—
我们都很喜欢看这样的文章:
故事A+故事B+故事C+结论=受欢迎。
这种类型的文章,是一个写作者必须要具备的入门级写法。但如果一个写作者长期采用这种写法,相当于一直待在一个舒适区。例子的选取,有些是真实的人物,有些是作者的代名词,有些是写作者虚构出来的。
在碎片化的阅读时代里,简单易懂故事性强,不需要思索很多,多个事例将结论水到渠成的导出,将情绪推向高潮,让读者甚是满足。这类文章共情性非常好,人物A、B、C或者D,总有一个和你很像,或者类似于你身边的人,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很容易引起你的共鸣。
然而,它最大的弊端,就是视野太窄,素材太单一,没有带来深入思考。犹如茶余饭后的聊天,闲暇时候聊聊打发时间可以,但日子久了,必然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
真正好的十万加,应该用身边故事来共情,用电影或者书籍来开放视野,用心理学或者经济学原理来提供知识。
对于写作者来说,不仅要求其对身边故事具有细心观察和收集的能力,还要求其广泛和大量的摄入书籍和电影,同时要阅读心理学和经济学之类的基础教材。
源源不断的摄入,才能保证你持续、稳定、优质的输出。
—3—
举个例子,写一个“女人的钱要不要给男人花”的话题。
这是一个反话题,因为“男人赚钱女人花”是中国社会的主流金钱观。但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真正好的“爱情/婚姻”里,其实不应该有那么多的计较。
观点和立场出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着手找素材。
需要一个身边的女人为男人花钱的故事,一部有女人为男人花钱的电影,一本写过女人为男人花钱的书籍,以及能够支持观点的心理学理论。
我采用的是“哥嫂北京落户时嫂子出了大部分资金”+“摆渡人中小玉为马力办演唱会花光自己的积蓄”+“李安:十年电影梦”+“心理学的公平原理”。这篇文章写下来,有共情性,有视野,有观点,有知识。
曾经有读者跟我说:竹子蔷薇,看你写的文章,觉得你是在特别用心的写作。
其实,我只是敬畏写作这件事情。
一个真正热爱文字的人,会对文字有一种敬畏,一篇文章,如果不能写到极致,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写作者的不负责任。
做到这四段,并不容易。
现代人的写作,不像以前那样慢节奏,出细活,公众号的竞争特别激烈,你不日更,或者一篇文章质量不行,就很容易掉粉。可看书和电影,都需要时间的保证。
—4—
写作的这一年,常常听到母亲抱怨,为什么要买那么多的书?
我说,因为自己不懂的东西实在是太多。
比如写“女人的钱要不要给男人花”,我们都知道有一个了不起的华人导演李安,曾经在家闲置了六年,靠妻子的工资养活,是一个不错的素材。
网络上有很多碎片化的信息,东拼西凑也可以和读者交代清楚,但是,始终不够严谨。
于是,我立刻去买了一本《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我不仅要了解李安在家六年的生活状态,还想知道那十年的成长之路,然后,我把李安拍的所有电影都找出来,逐一看了一遍。
直到那个时候,才觉得自己可以下笔将李安这个素材写进我的文章里。
文字的力量有时候真的很强大,你不会知道,你写的哪个观点哪个素材会触动一个读者的心灵。
如果读者感受到的点,文中触碰到的柔软,是假的,捏造的,甚至是瞎写的,当这种现象演变为一种趋势,那么还有什么理由可以相信:文字是灵魂可以安息的角落?
有时候,你和十万加之间,只是差一个套路。然而,比十万加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一直保持对文字的敬畏,写出有观点有共情有知识的十万加文章。
——THE END——
竹子蔷薇,大学老师,专栏作者,分享书籍、电影、故事和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