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散文

历史转折瞬间10: 君臣演义——汉主夙愿孔明全(下)

2019-07-31  本文已影响7人  长安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01

主簿杨颙近日来愈发焦虑,先主去世不过月余,朝中大小事务陈杂堆砌,他早做好夙夜在公的准备,但却迟迟不见一封簿书落入自己手中。

丞相堂中昏黄的焰光闪烁,杨颙徘徊在门口不知是否该进去,丞相已劳累了半月有余,自白帝城回来,他便未有一刻歇息,从主持少帝登基,到战后抚恤百姓,最令人不解的是,丞相竟然亲自批阅簿书,是不相信他主簿的能力吗?

“谁在门外?”丞相疲倦的声音响起。

杨颙一听,赶忙入堂拜见:“臣杨颙见丞相还未歇下,故来叨扰。”

杨颙抬头见丞相双眼凹陷面色蜡黄,顿时惋惜道:“丞相你是何苦呢?这些簿书小臣来阅便可啊!”

见丞相欲言又止的样子,杨颙心下稍有不满:“丞相可是不相信下臣的能力?不愿意托付于下属?”

诸葛亮忙道:“绝非如此!亮某人只是,不愿让此身闲下。”

杨颙心中一颤,先主托孤,丞相三日未曾阖眼,一月来丞相愈发寡言,再无曾经那般意气风发,这样的丞相太过陌生。

“丞相,您智慧超拔,却为碎务垮了身子,岂不是因小失大?古语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举国皆知,蜀汉全赖丞相一人。若您心有所挂、有所悲,更该松松身子。朝中臣子,都等着那卧龙诸葛,再次临朝号令。”杨颙缓缓地劝到。

诸葛亮撑住额头,内心的悲怆再次被唤醒,先帝走的太匆忙,天下局势如此不利,他不知如何才能完成先帝的夙愿,哀伤焦灼的心情已持续太久,这份隐秘的情绪被杨颙探出,便一刹那填满了心脏。

杨颙见状也免不得流泪,“臣先行告退,丞相尽快歇下罢!”

02

太后宫中聚集了众臣,此时气氛无比凝重。

“这已是第四日,丞相何故如此?竟负先帝遗愿!”皇太后腾地起身,怒言道,“他诸葛亮不见陛下,我当亲往!”

董允忙站出劝道:“太后息怒息怒!丞相莫不是有高明之见,因而闭守不出,先使陛下往丞相府亲询之,若是真有怠慢,太后再行责罚也不迟!”

司马懿献策曹丕,纠结东吴、藩王等军,合五路攻蜀而来,自接到西川军报已四日,汉主刘禅急的如同热锅蚂蚁,而诸葛亮却只称染病不出,连个人影都未见着。

“太后,待皇儿先往丞相府,必定好好盘问丞相。”

“丞相,调兵令已传入赵将军营中!”亲信来报。

诸葛亮从湖边起身,拍拍衣裳,杵着拐杖看向湖中,应道:“好,赵将军几日可出兵?”

“明日即可。”

诸葛亮点点头,这司马懿还真是深谙兵法,趁火打劫,如此一来只得暗中出兵,逼得他不敢外泄一丝消息。

湖中一鲤鱼从角落游出,瞧得出尾巴受了伤,游一分距离便停顿一下,分外吃力,却努力地游到鱼群中。诸葛亮望着它,又想起了杨颙的话,他不可辜负陛下、不可辜负蜀汉……他诸葛亮注定为蜀汉而战。

“陛下赎罪!小臣真的不知道丞相在何处…”声音由远而近,“咣”一声,内门被推开,亲信一见来人,惊得赶忙跪下,正要问安,来者却用手势让他免礼。

“丞相可是安乐否?”来人在诸葛亮身后站了良久,这才让诸葛亮回头。

诸葛亮心下一楞,立即跪下:“陛下赎罪!”

刘禅虽恼,却依旧碍于丞相多年的忠心,缓缓问道:“魏军五路杀向西川,丞相何故避而不朝?”

闻此,诸葛亮方才抬首,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臣方才非是观鱼,而是在思索如何退却最后一路东吴军。”

诸葛亮携陛下坐定,方言:“除却孙权一军,其余四军臣皆已发令退去也。”

安居平五路

刘禅惊讶万分,心中肃然起敬。

“当下,我需要一名舌辩之士,去说服孙权退军。只是人选未定罢了。”

刘禅心中石头终于落了地,相与饮数杯后便就此离去。一众大臣于门外翘首以盼,见陛下一脸释然地出来,也长舒一口气,忽然一人拍掌大笑起来,诸葛亮愣住一看,原是户部尚书邓芝,他眼睛一眯——这劝吴之人寻到了。

诸葛亮暗中留住邓芝,邓芝先开口道:“如今三分天下,魏贼势大,当徐徐图之,今主上初登帝位,当与东吴连合,此方是长久之计。丞相意欲如何?”

诸葛亮心中不住赞许,笑道:“吾早思结盟东吴之人良久,今日终于寻到。”

邓芝惊讶:“此人何为?”

“吾以为,非尚书莫属了。”诸葛站起来,顿了顿:“公既然能如此通明结盟之要,必不会有辱君命。”

公元223年,邓芝奉命往东吴结盟。

出师一表真名世

诸葛亮应允他的诺言,守护汉室,直至终了。三国中大义,随处可见,而先主孔明之义,千古慨叹之因,乃因其以忠义之情,力赴苍生。两千年后,再翻开《出师表》,仍旧泪满襟之因,便是因此大义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