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笔记

《反脆弱》读书笔记 | 第17章 胖子托尼和苏格拉底辩论

2017-08-16  本文已影响153人  我是高黑

在经过了前几章对现代科学理论、教育体系和科研机制的疯狂抨击后,塔勒布终于将枪口转向了这一切的根基 -- 哲学。

不过,我倒是比较赞同他本章的观点。

核心思想

无法解释清楚的并不一定是愚蠢的,而且,并不意味着就无法采取行动。行动并不需要完备的理论作基础,有时习惯、经验、甚至宗教都可以指导行动,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试错和非对称性,行动本身就是智慧,其效果有时会优于理性。人们的决策更多的是基于对风险和收益的判断,而非概率。

个人观点

1、提问是个好工具,但对于被提问者,有时感觉并不美好。

据说苏格拉底的人缘很差,主要是他逮谁问谁,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把别人问崩溃为止。他的出发点是谦虚的,他想知道雅典有谁比他聪明,可惜没有,他是最聪明的。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苏格拉底式的提问,要选择对象。用在自己身上,没问题,用在他人身上,要看情况。

2、苏格拉底是怎么死的?

塔勒布认为苏格拉底摧毁了当时人们思考和行动的基础,也就是传统和习俗,又没有提出新的建设性方案,从而导致人们的思维更加混乱,并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死。

我想补充几点:

当时的古希腊是民主制,由陪审团裁决苏格拉底是不是有罪。第一次裁决,赞同处死的仅比不赞同的略多一点,说明有很多人不认为他应该死。按照当时的法律,这种情况下,苏格拉底可以选择花钱赎命,其实政府也就是想赶走他而已,处死他对自己没有好处。但是他拒绝了,并且还高傲的反击法庭的判决是不公平的。后来法庭进行了第二次表决,结果高票通过了他的死刑。即便如此,苏格拉底仍有机会逃跑掉,他的学生已经收买好了足够多的人,但是苏格拉底拒绝了。他自己选择了受死。

苏格拉底的提问一般都不给出答案,主要推动他人反思为主。但是他在两个问题上,给出了自己的明确答案:第一、美德意味着什么?美德意味着智慧、理性,可以通过教育获得。第二、最好的国家是什么样子?反正不是多数人暴政的民主制(具体为什么苏格拉底反对当时的民主制,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有兴趣的童鞋自行搜索)。

这两个问题,第一个摧毁了民众对宗教的信仰,第二个摧毁了雅典政府的执政基础。雅典不能容忍苏格拉底,把他驱逐出去是肯定的,但是苏格拉底拒绝了,他用死捍卫了他的理念和坚持。

或许,肥托尼在某些事情上的确比苏格拉底看的更深刻,毕竟塔勒布有了上帝视角,已经过去了2500年。即便现代社会也是放宗教一马,当时的苏格拉底挑战宗教肯定没有好果子,后续的千年也一直如此。但是,就精神气质来说,肥托尼给苏格拉底提鞋都不配。

3、哲学的困境在哪里?

黑格尔说,哲学就是哲学史。

两千多年以来,哲学家们一直试图搞明白,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世界是否是可知的?有没有客观规律?有没有确定性的知识?人的意义是什么?人有没有认知极限?

到了康德那里,他明确指出了,人的理性是有边界的,我们只能认识我们的理性能够认知的东西,理性范围以外的存在,属于不可知范畴。

到了维特斯根坦,他甚至指出了人类的语言本身就存在局限,只有有限的一些问题是可以用人类的语言进行严格的逻辑推导并有明确结论的,大量的其它问题,由于语言的限制,根本就不可能有明确答案。哲学论战的大部分话题,都属于本来就无法得到明确答案的。

哲学的路,的确越走越窄了,窄到了连塔勒布都不屑自己出马,竟然找了肥托尼去单挑苏格拉底的地步,也够悲催的。

实用主义是美国的半官方哲学,也就100多年历史,它彻底颠覆了哲学的地位,它认为人类一切的思考、研究、理论,不管哲学、宗教还是科学,都是人类行动的工具而已,有效的,好用的,就是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至于世界有没有真理存在,客观规律是什么,能否证伪,科学还是宗教,都不重要。

4、行动本身也是一种智慧。

不争论。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未来,邓小平的智慧只会越来越被重视。

互联网企业流行的快速迭代的产品开发方法,也是一种行动的智慧。

面对未知,面对新事物时,理论和理性有时是滞后的,无法给出更好的指导,行动,尤其加上非对称的收益和风险,是比坐等理论完善更大的智慧。

我自己在生活中,一向有些懒,不愿意主动改变现状,走出舒适区。碰到问题,经常首先想到找书本,带有典型的刻板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这是我读塔勒布至今,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行动本身也是一种智慧,尤其有非对称性存在时。

伟大如乔布斯,伟大如苹果,其产品也不是尽善尽美,也不是一步到位的。

主动坚持写作,算是一个进步吧。从3月份至今 ,写了近10万字,的确对有些问题的思考更清晰了。

5、决策要不要基于概率?

自从大学毕业以后,就对概率论没概念了。直到最近几年,在各路公众号催生的知识焦虑中,重新学习了什么叫大数定理,什么叫置信水平,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的区别,貌似用概率来指导决策才是更先进、更高效的一种方式。

塔勒布不这么认为。无独有偶,吴军在他的文章中也指出,他职业发展的经验之一就是大事反而不要看概率,要看收益。他能够去美国留学、论文能获大奖、能进谷歌,都是概率极小的事情,如果参考概率,那他现在应该还在北京的某国营研究所里。

这是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或许并没有什么优劣,更多的是选择而已。你要的是稳妥,还是极致,是可控,还是未知。而且,不同时期,答案也不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