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读文章
我不是一个好的读者,别人一年能读700多部书,一个月就是60部左右,而我呢?一个月充其量也就是2本,一是时间问题,除了上班,做家务,运动,所剩时间并不多。其次是自己看书太慢,象是啃一块干巴了的馒头,而且第一遍看看完,总感觉没消化得了,至少还得再看一遍。
前不久,一文友约我给一个读书公众号写读后感,真正实现文字变现,金额也是比较诱人的,可就自己这阅读能力?所以迟迟未敢答应。虽说读书速度比较慢,但就读书而言,还是有点自己的拙见,不妨给大家聊聊。
首先,我要说写文章靠灵感,读文章要凭缘,有的文章只要你读了开头,便有一种迫不及待读下去的感觉,以至于可以让自己不吃饭,不睡觉,如果不让你读,心里就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这样的文章读起来精力是充沛的,阅读效率也是高的,自然对文章内容理解也是比较透彻的,对其中的名言警句记忆也是深刻的。
那么有人要说这样的文章应该是名家之作吧!可是我感觉不一定,就我的切身体会来说吧,大家可能都知道世界名著《简爱》和《傲慢与偏见》,我读《简爱》,就有一种一见倾心,爱不释手的执著,而对《傲慢与偏见》总是提不起自己阅读兴趣,总感觉在吃一种不加任何蔬菜的白米饭,主要营养是在的,但却不合乎自己的口味儿。
就这两部作品而言,同为世界名著,而我的视觉为什么会差别对待呢?这其实是我自己身对作品的奢求,我更喜欢看的是那种富有诗意的、有浪漫色彩小说,而《简爱》正是这种作品,而《傲慢与偏见》在这方面上略有不足,这也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
阅读者对作品的选择,有的还在于能否与文字产生共鸣,换一种说法就是能否与作者的灵魂产生共鸣,我在简书看到一篇文章《大山里的女人》,写的是一女人被拐卖到山里,被迫与一个山里的男人结合,生儿育女,最后又遭遇男人去世的凄惨人生,作者是以被拐卖者女儿的身份来写的,看过这篇文章,我就想起小时候在老家,邻居那个被拐卖来女人,邻居家的老太太把那个女人锁在家里,除了一日三餐,就是陪她的傻儿子睡觉,一年后发现这个女人没怀孕,便好无情意被赶了出去。当时我看着作者的文章,也想到邻居家那个可怜的女人,不觉泪流满面,这就是作者的文字与我的灵魂瞬间共鸣吧,这是我与这篇文章的缘吧,于是好不犹豫地给作者点了赞。
其次,我要说的是,读文章未必非得大家之作。
崇拜名著、名家之作固然无可非议,但阅读却不一定非名家之作不可。过去的许多名著对现在来说,其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许多东西已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了。与其盘桓之间浪费时间,不如找一些与我们思想同步作品阅读欣赏。
同时,我们也要发现身边的好文章,我到简书不久,但我在简书看到的好文章很多。前天,我无意发现一个散文集《往来子午线上》,是来自美国的江岚老师写的,她的作品分几个部分《踏歌行》、《情在路上》……。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是如诗如画,读后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每一篇游记让读者感觉身在其中,如临其境。我也不知道是读者偏好的原因,还是无缘享受美文,阅读量却不如一些哗众取宠的文章。
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像江岚老师一样的优秀作者,我们一样可以从他们的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去滋养我们的文学细胞,成就我们的文学素养。
最后,我要说的就是关于阅读量的问题。
大量的阅读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是有益的,但是如果盲目的只求量的阅读,我感觉并非可取。阅读的数量增加,自然就很难保证质量,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从文章中提取精华,为我所有,被我所用,如果囫囵吞枣的阅读,难免会酒肉穿肠过,腹中无所有,这样的约读与不读有何不同呢?有人说看书简介,就可以大致了解书的内容,那又是为什么呢?阅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大致的内容吗?作者的写作手法,用词造句,书中的精言佳句,都要放弃吗?
再则,大量的狂热式的阅读,很有可能使自己所读的文章张冠李戴,混淆文章的内容(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希望大家都不这样。)更有甚者连作者都混为一谈,这样的阅读与不阅读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觉得各位要么不读,要么就认真读,只求量而忽略质的读法真的是不可取的。
以上是我对读文章的一点儿自我的体会和看法,希望与大家共同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