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佳片有约(好看电影,电视剧,纪录片)

佳片有约系列之(0)开题

2017-12-27  本文已影响19人  追忆似水年华

      最近想写一个系列,那就是《佳片有约》,为什么取这个名字,那是因为初中或者高中时,经常看CCTV-6电影频道,其中晚上10点有一档节目就是“佳片有约”,记得当时每次看到让自己感触较深的电影都会在日记本上记录自己的感受以及对电影的评价,现在依稀还能记起的电影名也很少了,大概有《阿波罗13号》,指环王系列,金凯瑞系列吧,其它就没有印象了,电影频道这档栏目每次推荐的都是公认的评价还不错的电影,或许从那时起就爱上了看电影吧,当然是“好看”的电影。

      后来看电影也是断断续续,当时家里还是青羊牌的黑白电视机,电影院看得就更少了,第一次进电影看电影都是小学时学校组织的很少的一两次去老家镇上的电影院看的电影,现在还记得是关于雷锋的纪录片,后面或许是小学或许是初中,跟表哥去过一次市里的艺术宫电影院看过一次还是两次,而且依然能记得,是《少年张三丰》,当时也是看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真正意义上一个人进电影院看的第一部电影是在西华大学读书期间去欢乐谷的正天影城,记得很清楚是3D版的《泰坦尼克号》,这算得上是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电影,一个人带上3D眼睛看了3个多小时,中途几次感动的落泪,当时看后还专门在qq空间里更新了一篇日志;后来又请伟基在正天影城看了一部郭富城的《浮城大亨》(很一般),后来又请晋娃和熊基在春熙路的太平洋影城看了一部好像是《北京遇上西雅图》;后来就是去孝泉和乃子,不知道有没有陶子娃和他媳妇,看的好像是郭敬明的《小时代1》,后来走亲戚,和表姐和表哥又去孝泉电影院看了《小时代2》(当然我是不喜欢这类电影,电影也拍得无力吐槽),再后来就是在都江堰工作时,去非洲之前的一个月左右,和同事在百伦广场电影院看的3D版《侏罗纪公园》(我对它评价不高);再后来是第一次从非洲回来休年假时去川大和兽兽聚会时,兽兽请我在川大附近看的一场电影,是王宝强的《唐人街探案》;再再后来是老挝项目休年假辞职后在家微信上填什么问卷调查后获得一张免费电影票,于是当时选了《一条狗的使命》,当时看评价分数也还不错,就去看了,因为离现在较近,依然记忆还算清晰,当时是下午3点左右那场,电影院人很少,就4-5个人左右,有点包场的感觉,虽然中途有几个场景和片段还是没忍住落泪,但是给这部电影的评价我还是不是很高,感觉还是一般吧,离现在最近的就是本月初和朋友去都江堰虹口漂流前的晚上一个人去上美广场的万达影城看的《战狼2》,这个微信上更新状态了的,所以现在统计一下到目前为止进电影院看了寥寥可数的9部左右,或许还有未记起的几部吧。

       真正看电影最多的时期就是大学期间,看的非常非常之多,大概一两百部吧,写过简短影评的在qq空间有截图和评价,有张艺谋专辑,李安专辑,奥斯卡专辑,北野武专辑,黑泽明系列等等等等,当时追过热门电影,也看过经典电影。

     后来工作了,在非洲以及老挝项目上就看得更多了,当然这个选择就很少了,也几乎没有什么选择,都是从同事硬盘拷贝的,质量就稂莠不齐了,自己当时在项目上也是看了一部就在EXCEL表格中记录下来,并在后面加上短短的评级和点评,现在打开这个表格,最后一部记录的时间定格在了2017-1-10,也就是老挝项目上,序号排到了219,可能中途还有看过未记录的,当然在项目期间也不只是看电影,也会有电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等等,就电影这3年多就看了219部(至少);

      所以说电影算是看得很多很多了,倒是电视剧却看得很少很少,而且我简单统计,电视剧到目前看多的部数不超过50部吧,所以之前大学某个夜晚讨论好看电视剧时,室友说起的很多电视剧里的主角我都一脸茫然。因为看电视剧太长,太费时间,短的20多集,多的70,80集到一百多集,所以电视剧看的很少,但是还是有一定的记录,将来也会把看过并记录过还算不错的电视剧推荐出来发到公众号。

而现在就主要先写写和推荐一些自己认为还不错的电影,当然一百个观众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审美和爱好,我喜欢和认为好看还不错的可能另外一些人却觉得很枯燥无味,这个不重要,我自己偏好的风格或者说题材或者类型的关键词吧,主要有“文艺”、“励志”、“感动”、“小清新”、“爱情/恋爱/砰然心动”、“人生思考”、“轻松诙谐”。。等等吧。

这几部是在老挝项目上在Youtube上看的老挝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电影《你好,琅勃拉邦》,以及这个导演的三部曲

      好了,今天这篇文章算是做个序,写个引子,开个题,接下来会陆陆续续分享或推荐一些自己感觉还不错的一些电影,配上一些自己在看后在电影中的截图,加上自己的一些评价和感悟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