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的优雅

当无从下笔的时候

2017-09-24  本文已影响1人  蕉棠树下的小白

科技的进步,屏幕的普及,给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新鲜。同时,也从生活中抢夺了许多勤恳和个性。

写作时,敲击键盘的快捷和一笔一划的迟缓,形成最鲜明的对比。用键盘书写的字句,整齐划一的排列在一起,却失去了文字特有的质朴韵味。而手写在纸页的文字,从字体字形中可随处彰显着写字人的个性。

键盘和屏幕带来的好处是,减少了很多有效时间的浪费,是提升效率的好帮手。

只不过,当这种好处过度后,随之而来的副作用就会极其明显。

尤其是在没有思路,无从下笔的时候。

面对一块空白的屏幕,脑中对应的也是一片茫然。双手一直放在键盘上,触摸着每一个字母拼音,却无法将它们组合成顺畅的文字。

偶尔敲动键盘,在空白屏幕的首行,留下一串莫名的字符。面对这种情况,也会不禁地自嘲,明明没有研究过密码学,怎么好像写出了像摩斯密码一样的东西。

假如这个时候,手里有一支笔,旁边还有一页纸,情况好像就会出现非常大的不同。

大脑不需发出明确的指令,可以继续保持无意识的状态。

虽然依然没有明确的思路,手却可以像不受控制一般在纸上游弋。

想到一个字,就拿着笔在纸上写出来,不用顾及是否整齐,不用在意是否凌乱。无字可写时,就拿着笔在纸的一角涂鸦乱画,或者是为某个字镶嵌一点标记。

也许写下的字和随手乱画的符号无法带来写作思路,心理却可以感受到笔尖和纸页磨砂的触感。

那种充实的感觉,要比敲击键盘的声响,多出一点温度。

这点温度,在沸腾和冷却之间游荡。一旦碰触到阈值,或者进入其视野内,思路和想法就会很自然的流泻出来。

这就是写作禅的魅力吧。

持续写作践行第3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