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留给老爹的月饼…… - 草稿
——平子·2019.9.14(333)
进入三岁,孩子的想法越是自主了,懂得委婉拒绝说:不好吧?知道保留意见:我自己来;知晓多少说:可以吃一点点……随着一天天认知积累了解利弊,察言观色,教育这件事就是如此在变化中发挥作用。
我可爱的老师和同学早上起来吃早餐,其中点心是月饼,正道宝宝主动请缨要自己切月饼,好的,准许尝试机会。一边切一边说:这是妈妈的,这是正道的,这是留给老爹的……于是用一个舅娘送给他的月饼盒专门留下了老爹的份量。就是因为这块留下的月饼,就有了后面的故事。宝宝在吃完早餐后的两个小时连续打开月饼盒看了好几次……终于趁着妈妈无暇关照时,宝宝把月饼干掉了。于是激发了妈妈,这是得好好教育的——说话要算数,不能只是耍嘴皮子功夫啊。
"正道小朋友,过来",宝宝心中有数,不敢正眼看妈妈。"妈妈刚才看到留给老爹的月饼不见了,你知道去哪里了吗?"——"不知道"。听到宝宝如此肯定回答,知道此时是不能说"你撒谎"这些标签语的,毕竟孩子对撒谎并没有认知,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也不能用烂招"逼供"。好吧,走一边想想办法,再找机会教育,于是淡定地坐到餐桌前自己吃葡萄,宝宝过来问"可以吃葡萄了吗"(葡萄是早餐后宝宝自己一个一个剪下来清洗的,约定好餐后一小时才吃)。——"不可以。""这是我洗的可以吃"(还不能完整表达约定……)——"那也不可以"……这时候"哇哇"伤心大哭起来,"我要妈妈抱"——"妈妈不抱,安静听妈妈说"。很快止住哭声听妈妈说,"什么是说到做到"……一场工作做下来,思想通了,主动表达留给老爹的月饼是自己"放在肚子保管了",这才了解到孩子有这样的保管方式与思维。然后借机再切了一块月饼,又留下一块给老爹,告知他"这块月饼只能在老爹的肚子里保管",宝宝高兴点头,很认真地把月饼放好。第二日老爹打电话回来,断断续续汇报的第一件事就是:留了一块月饼给老爹了……对方听话的老爹也不明所以然"哦哦"地回应,而宝宝可是当做成了一件大事在汇报的——真的没有再动心思吃老爹的月饼了。
很多时候,身边有小宝宝的家长送到幼儿园前,都会问"教孩子学什么",唯有真心教育者才能明白,我们是需要面对孩子的一天天"变化"在做教育,哪有轻松地教学了几百个生字、背诵了多少文章、上台表演了多少次就能养成的好习惯和优美人格,这也是在勉励我们为人父母老师们,教育是不能功利的,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所以,我们不要害怕孩子有"故事",乃至于孩子有磕磕碰碰时,唯有变化才能看到教育的时机,才会看到生命的无限可能!一成不变,看似没有麻烦,却是辜负了生命存在!
【备注:这个中秋假期是和妈妈一起在充实劳动中度过的……】
清洗鞋子~八双 找到了自己晾衣服的方法 开始娴熟把握晾衣杆 这些衣服全是我自己晾好的曾经看到一段话,做人要问自己三个问题: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放弃什么?这三个东西联合起来,就形成一个东西,叫“使命”。
我想,教育亦如是。